天津北方网讯:今年5月份,“醉驾入刑”已满十周年。十年间,本市公安交管部门共查处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12.1万余起,其中包括醉酒驾车2.3万起,二次酒驾违法行为3474起。公安交管部门通过“零酒驾”创建等活动,面向全社会不间断开展宣传教育,并对涉酒驾驶违法行为坚持常态化治理,却仍有人“以身试法”,甚至因醉驾受到刑事处罚,或因涉酒驾车引发交通事故承担严重法律责任。
涉酒违法深夜凌晨多发
据公安交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公安交管部门查处的涉酒驾驶违法数字持续上升;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涉酒驾驶违法数量逐年下降;而从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涉酒驾驶违法又趋于增长。今年前4个月,全市交警查处的酒驾、醉驾案件共约4783起,1521名违法驾驶人因二次饮酒驾驶或醉驾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这两类数据同2019年比,分别增长约24.98%和17.36%。
从市区涉酒驾驶交通违法行为易出现的时间段分析,20时至22时较为高发,在查处的全部涉酒驾车违法中占比57.83%,其次23时至凌晨1时之间发生的涉酒驾驶交通违法行为数量也不容小觑,占比达10%。此外,涉酒驾车违法多发时段,在秋冬季节,集中在20时至22时许;在春夏季节,则在凌晨、深夜较多,涉酒交通事故也随之多发。
从涉酒驾驶交通违法行为的违法者年龄来看,大部分集中在26岁至50岁,占比约为80%;大于60岁的占比约为2.3%,不满25岁的约占6%。从性别来看,涉酒驾驶违法行为人中男性占绝大多数,占比约为98%,女性占比约为2%。
环外地区酒驾多于市区
据公安交管部门统计,从全市总体情况看,因酒驾、醉驾引发的交通事故在夜间多发,但在外环线以外地区,涉酒交通事故白天也多发,这种情况既与违法人员自身尊法守法意识不强,“酒后不驾车”的社会氛围不浓有关,也与环外地区警力管控密度低于中心城区,多数违法人员存在侥幸心理驾车上路有关。从公安交管部门查处的环外涉酒驾驶交通违法行为整体数据分析,酒驾、醉驾违法查处主要集中在村镇道路沿线。
此外,由于在事故发生的前瞬间驾驶人受酒精影响判断力差,遇到路况复杂的穿村公路等更易引发交通事故,且在环外地区道路涉酒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往往较其他违法行为更为严重。
“零酒驾”社会共治共建共享
“醉驾入刑”十年以来,公安交管部门对酒驾、醉驾的严管、严查、严处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市区治理效果更为明显。二是涉酒交通肇事恶性事故明显下降。三是市民抵制酒驾、醉驾的自觉性显著提升,基本形成“酒后不开车”的共识。四是公安交管部门形成了常态化高压严管整治机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严查、严处违法的同时,公安交管部门更注重呼吁和带动全社会共同预防“涉酒”交通违法行为,特别于2019年5月启动了“零酒驾”街区社会共建活动。如今,全市已评选出近300个“零酒驾”单位、街道(乡镇)、社区(村),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有效提升了预防和减少酒驾违法行为的效果。“治酒”不只是公安交管部门一家的责任,社会、家庭、各行业部门齐抓共管,共建共享,才能形成合力,共同遏制涉酒违法。(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