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天津新闻

评论:让孩子告别“第三学期”

时间:2017-04-10

  天津北方网讯:“你们给孩子报的什么班?”“某某班的名额是不是已经满了?”这是寒假里家长们交流最多的话题之一。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认为只有让孩子拼命学习,才能提升竞争优势,这也使得每逢寒暑假,各类培训班都格外火爆,甚至让寒暑假成了“第三学期”。

  但是,这样的“进补”真的好吗?对于尚在观察世界、感受世界的孩子们来说,盲目跟风,过度“进补”,换来的可能是打水漂的学费和对学习的抵触。早在寒假前,家住河西区的张女士就给刚上一年级的儿子报了数学班和英语班,在她看来,寒假固然要让孩子休息和放松,但“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假期“开小灶”,自己的孩子若不吃点苦,一旦落后于同龄孩子,以后学习的压力会更大。两门课程每天各两个小时,总共7天,学费2000余元。学费交了,孩子却没有多少兴趣,上课也时常走神。“不管是不是填鸭吧,反正钱交了课上了,我就踏实些。”张女士只好自己找些心理安慰。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还在成长发育的孩子来说,张弛有度更为必要。而假期过得好不好,对于新学期的学习效率和心态也有很大影响。其实,与其在假期里违背孩子的意愿去“进补”,不如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将课外补习班换成文化艺术班,无论是练练毛笔字、弹弹电子琴,还是下下国际象棋、读读国学知识,都充实了假期生活,也提高了孩子的文化艺术修养。或者索性抛开所有课外班,带孩子游历山水,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或多买些孩子感兴趣的课外书,拓展孩子的视野;或领孩子走亲访友,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增进礼仪修养。

  如此,无疑更能让孩子的素质得到多方位提升,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样的“加餐”,才是真正色香味俱全的“营养餐”。(北方网编辑侯静)

  • 上一篇:评论:用情服务 用心实施
  • 下一篇:评论:“开门炮”能带来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