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天津新闻

天津坚持走低碳环保、集约高效绿色发展之路

时间:2017-04-21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这五年北方网融媒体报道


国投北疆发电厂海水淡化项目一期全部完成,日产淡化海水20万吨,成为全国已建成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

  天津北方网讯:蓝天飘过白云,绿水环绕青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所在,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本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坚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深化低碳城市试点,走出了一条低碳环保、集约高效的绿色发展之路。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在今年清明小长假,水上公园人流如织,小孩嬉戏、情侣漫步、老人闲坐,人们在阳光中享受着春天的温暖和舒适。不少前来游玩的市民表示:“春暖花开,空气又好,带着家人出来踏踏青,放松一下。”

  本市从2012年起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防治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为重点,制定措施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广大市民群众能够呼吸到清新洁净的空气。五年过去,2016年天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到226天。PM2.5年平均浓度由2013年的9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6年的69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五年来,本市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提前两年完成“大气十条”目标任务。实施“水十条”,启动了110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8项重点任务,并细化成128条具体措施。2016年,新建改造一批城市公园,建设提升各类绿地2000万平方米,植树造林55.4万亩,新增美丽村庄154个。完成基本农田划定,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编制完成海洋生态红线区管理规定和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五年来,本市一方面大力促进风电、光伏、智能电网等绿色节能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建成公共充电桩数超过3000个,形成从动力电池、电控系统到整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另一方面,强化节能减排降碳,启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推进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狠抓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扎实开展环境友好型学校、绿色饭店、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创建,绿色发展不断取得新优势,城乡面貌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天气转暖,近日泰达城市公园的油菜花竞相开放,为市民营造出一派都市里的田园风光。在一片盐碱滩涂上建起的天津开发区,如今城市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27.1%。人们可能不知道,开发区不少绿化景观用的都是生产剩余物质加工而成的肥料。

  经过多年发展,在天津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已深入人心。企业自觉注重源头减量,追求污染零排放;各大主导产业注重产业关联,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区域注重搭建产业共生网络,实现资源有效利用。这里已经成为企业类型多样、产品连接紧密、资源闭合流动、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污染基本“零排放”的生态工业园区,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泰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试点示范带动,本市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工业废渣、废水、废气以及大宗固体废弃物、农林剩余物等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形成较大规模,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的循环链接不断深化,“城市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有较大提升,拆解加工能力超过340万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更为完善,主要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本市在建筑、交通、旅游、公共机构等领域循环发展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及餐厨垃圾一体化处理试点探索开展,逐步形成了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服务业协同发展,动静脉产业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五年来,本市研发应用了节能和能源效率改进、水资源利用、海水淡化、绿色建筑与建材、废旧机电和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回收等领域的一大批新技术。在高校设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新专业、增设循环经济相关专业方向,为从事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科学研究、规划管理培养复合型人才。开展报废汽车拆解加工及废塑料回收利用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探索开展以资源产出率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为客观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个区、4个园区和1家企业列入国家各类循环经济试点示范,100余家单位列入市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10余个园区启动循环化改造工程,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试点示范体系。

  推进低碳试点示范

  少开车、随手关灯、少用塑料袋……如今,天津越来越多人身体力行加入低碳生活的大军。低碳发展理念已成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选择。

  去年9月,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天津)中心揭牌成立,通过多种能力培训和建设服务方式,帮助非试点区域企业提升低碳发展能力和碳市场参与能力,更好服务于全国碳市场建设。作为国家首批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之一,天津拥有我国从低碳城市试点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等一系列国家低碳发展实验区。自2013年底启动碳市场交易以来,本市在运用市场机制降低碳减排成本方面,摸索出了一套难得的经验。

  本市全面落实国家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照考核指标每年开展自评,并接受国家现场考核。“十二五”全市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28.8%,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9%的指标任务,目标完成情况考核为优秀等级,获得国家通报表扬。同时,本市将全市指标任务向区县进行分解,并组织开展目标任务考核评估,推动辖区低碳发展。

  在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面,本市积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印发《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配额分配方案、利用抵消机制办法、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等配套文件和技术指南,开发建设了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报告报送系统等平台,组织落实纳入企业配额核发、碳排放报告核查等工作,推动按期完成年度履约。

  在连续完成三个年度的履约实践后,如今本市已形成了企业履约率高、基础条件成熟、管理规范有序的碳市场,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排放增长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企业主动控排意识、市场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履约率由2013年度的96.5%,上升到2015年度的100%,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初见成效。

  如今,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生活在天津的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绿色生活。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让生态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天津积累了一系列成形经验,也为推动全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提供了探索和借鉴。(北方网编辑曲璐琳)

  • 上一篇:积极投身网络强市建设 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
  • 下一篇:天津自贸区亮出两周年成绩单 改革任务完成8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