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沪青龙镇最新考古发现:上海曾是"海上丝路"重要节点

时间:2017-04-10

图片说明:青龙镇遗址发掘航拍图

图片说明:地宫出土阿育王鎏金塔(资料照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的上海是一个荒寂的滨海渔村。然而就在近日,上海博物馆在考古挖掘中有重大发现,不仅展示了唐宋时期上海的繁荣,更揭示了上海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考古发掘成果即将正式公布。

  揭开神秘面纱

  四层套函“中藏舍利”

  今天的上海是闻名中外的贸易、航运、经济和金融中心,洋山港更是世界级贸易码头。不过,上海对外贸易的“鼻祖”是谁,可能少有人知。上海博物馆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将答案锁定在旧时青浦青龙镇(现白鹤镇一带)。

  作为上海最早港口的传奇,青龙镇一度活在历史古籍和民间传说里。经过上海博物馆考古部的长期考古调查和勘探,这座湮没于地下数百年的港口重镇正逐步揭开神秘面纱。此次考古发掘唐宋房屋基址、水井、炉灶、铸造作坊、墓葬等遗迹,出土铜、铁、木、陶瓷器等近2000件。出土的越窑、邢窑、长沙窑、龙泉窑和福建窑口的大量贸易瓷器佐证了青龙镇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港口的兴盛,与文献记载相吻合。近期又发现了青龙镇“北寺”――隆平寺塔基,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相符。

  据嘉七年(公元1062年)青龙镇《隆平寺宝塔铭》记载:宋明天子即位,举贤良,兴文教,不禁浮屠造塔庙,兴佛事……遂于隆平精舍建塔七层,高耸云霄。自杭、苏、湖、常等州月日而至,福、建、漳、泉、明、越、温、台等州岁二三至,广南、日本、新罗岁或一至。人乐斯土,地无空闲。衣冠名儒,礼乐揖让,人皆习尚,以为文物风流之地。

  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陈杰表示,新发现的隆平寺塔基地下结构比较特殊,塔心室夯土层下有十字木梁结构。此次发掘工作中,在隆平寺塔基发现了保存完整的地宫,隆平寺塔地宫为仿塔结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8米,南北宽1.2米,高1.42米。下为三层砖叠涩砌出须弥座,中间束腰,地宫主体为直壁,东、西、南三面各砌有火焰形门,顶部用砖叠涩封口,上盖一梯形覆石。地宫宫室内壁为石板砌筑,下面满铺各时代钱币万余枚,钱币年代较早的为五铢,最晚则为天禧通宝,重要的钱币有得壹元宝、咸康元宝、宋元通宝铁母钱等。

  地宫中置套函,函外左右各有一座阿育王塔。套函共有四层,最外为木函,向内依次为铁函、木贴金函、银函。银函底部铺有一层彩色宝石,上置一尊释迦牟尼涅像。此外,在木函内还装藏有银箸、银勺、银钗、银龟、铜镜、水晶佛珠等一批供奉品。本次发掘在套函内发现了一个铜瓶,瓶内装有4颗圆珠,其中3颗为水晶质,它们应当就是佛教圣物舍利,这一发现也与文献中关于隆平寺塔“中藏舍利”的记载相符。

  发掘昔日辉煌

  “海上丝路”重要港口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线路始于秦汉,繁荣于唐宋,转变于明清。包括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是迄今所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在人们传统的认识中,“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主要包括泉州、福州、北海、广州、漳州、宁波、南京、扬州、蓬莱等城市,而此次的考古发现,当时的青龙镇已经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港口。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吴淞江淤而复疏,浚过又淤,长年循环往复,吴淞江下游至入海口渐成平陆,汇成细流。吴淞江变主为客,倒过来成为黄浦江的一条支流,最后导致海舶不能回溯,驶入青龙港,部分海舶只能停泊于离海更近的上海浦一带。原本控江连海的青龙镇,赖于生存和发展的良港条件逐渐丧失,日趋衰落。到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朝廷撤消废除青龙镇的市舶务,失去了海外贸易这一支柱产业后,盛极一时的青龙镇沦落为一个村镇,并逐渐被人们遗忘。

  2012年10月起,全国各地知名考古专家来到隆平寺塔地宫遗址考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认为,唐宋时期的重要出口口岸,过去只关注泉州、宁波等,没有提到上海,此次发现的隆平寺塔,除了佛教的用途之外,也与海上贸易直接相关,其从一个侧面也显示出当时上海在海上丝绸之路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此次考古发现,不仅对考古史,而且对社会史和对外贸易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青龙镇作为对外贸易港口,从唐代中晚期至南宋末期,延绵500年。其中,最繁盛辉煌的是北宋到南宋的100多年间,其间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为近代上海及现代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印证文献记载

  文化源头集聚灵气

  据《绍熙云间志》记载,到了北宋景(公元1034-1037年),青龙镇由过去单一的军事性质建制向行政区划转型,改由武臣守镇事为文臣理镇事。特别是从米芾担任镇监以后,青龙镇既有樯桅林立、庙宇楼台之盛况,更有人文荟萃之佳誉,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名士,文气迅速集聚。宋代的著名诗人梅尧臣也曾在青龙镇居住游历,并对其详细考察,撰写了第一部青龙镇志《青龙杂志》。他创作和吟诵的《青龙江上观潮》“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老鱼无力随上下,阁向沧洲空怨泣……”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吴淞江上渔民捕捉鲸入港的情景。文学家苏东坡也曾在青龙镇留下足迹和诗篇,并与疏浚青龙江的文学家章诗词唱和,著名的《水龙吟・杨花》便是佐证。

  陈杰表示,有关文献显示,青龙镇因为地处南北海路交通的要冲,又有吴淞江、长江沟通内陆,地理位置优越,所以是唐宋时期“海商辐凑之所”。为了进行贸易管理,政和三年(1113年)在青龙镇所属的秀州华亭县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务,绍兴元年(1131年)青龙镇单独设立市舶务,“青龙镇遗址历年考古发掘出土了来自福建、浙江、江西等窑口可复原瓷器6000余件及数十万片碎瓷片。出土瓷器绝大部分为南方窑口,唐代以越窑、德青窑、长沙窑为主,至宋代渐转为以福建闽清义窑、龙泉窑、景德镇窑产品为主。其中,大量福建窑口的瓷器与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发现的瓷器组合非常相似,说明当时许多瓷器产品运到青龙镇后,进而转口外运,主要销往高丽与日本。考古发现的瓷器与文献记载相印证,证明了青龙镇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之一,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添加了新证据。”

  贸易的发达,带来了文化的繁荣。青龙镇作为江南文化的码头,上海文化的源头,集聚了灵气、大气和文气。白居易、杜牧、陆游、范仲淹、王安石、赵孟等众多名人都为青龙镇所吸引,常驻足于此,交友赏景,吟诗作画,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流传了不计其数的佳话,给青龙镇增添了浓郁的人文色彩。诸如:唐朝陆龟蒙的《淞江怀古》、白居易的《淞江观鱼》、杜牧的《吴淞夜泊》、皮日休的《沪渎》,宋朝范仲淹的《吴淞江上渔者》、司马光的《江上渔者》等诗词名篇佳作,营造了青龙镇浓郁的文化氛围。

  当时的青龙镇人“事佛尤谨。方其行者蹈风涛万里之虞,怵生死一时之命,居者岁时祈禳吉凶荐卫,非佛无以自恃。”(南宋绍熙《云间志》下)镇上在天宝年间先建报德寺(亦称青龙寺;寺内建筑青龙塔至今屹立),以后又建多座,包括此次发现的隆平寺塔基,让人们对于隆平寺更充满了期待。佛教的兴盛,曾引来了日本学问僧,《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清楚地记录了日僧圆仁与其弟子惟正等44人出入此地的事迹。晨钟暮鼓、帆樯如林的青龙镇,以东方大港的气魄,一时声名远播海内外。

  上海有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的历史遗存,近年来广富林古文化的发现又丰富了对上海古文明的认识。青龙镇遗址的发掘填补了对上海在唐宋元时期城市文化发展的认识,将上海作为对外贸易重镇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新民晚报)

  • 上一篇:沪徐汇滨江最后的1.5公里 岸线景观桥梁方案揭晓
  • 下一篇:上海愚园路上11幢老洋房变身为长宁金融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