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保护挖掘上海千年盐文化 上海最后的老盐民在金山

时间:2017-04-10

图说:漕泾镇盐业历史照。金山区宣传部供图

  “这个戏,讲的就是我们金山盐民的历史。”68岁的刘厚德,是上海金山区海涯村的“老支书”,也是一位老盐民。近日,歌舞剧《沧海盐田》在金山区文化馆连续上演,老刘和其他四位老盐民被邀请上台,“我们金山人都不知道,原来这里有着几千年的盐文化。”台下带着孩子来看戏的家长纷纷感慨。

图说:歌舞剧《沧海盐田》剧照。金山区宣传部供图

  “金山渔村产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漕泾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盐文化传承载体的海涯村,在金山区是个十分独特的存在,村民祖辈都是从浙江岱山迁移过来的,而岱山贡盐,自古闻名遐迩。海涯村的许多村民迄今仍保留着岱山口音,风俗也与金山当地有所不同。大约在清朝同治年间,岱山遭遇严重灾害,当地盐民纷纷外出逃难,其中一些人沿着海滩晒盐,一路来到了漕泾镇并落户下来。在他们的盐场附近,便慢慢形成了海涯村。

  比如刘厚德,其曾外祖母(金山人叫太太)就是从岱山迁过来的,到他这一辈已是第四代盐民,这样的情况在海涯村的盐民中很有代表性。

  追溯金山“盐史”:秦代有盐业,汉代有盐官,唐代已设盐场,到了宋代,漕泾分属横浦、浦东两大盐场。曾出现“煮水为盐,殖芦为薪,地饶蔬茹,水富虾蟹,舶货所辏”的兴旺景象。

  金山盐场最后的辉煌是在上世纪中期,“上海7个郊县的食用盐,都是我们金山产的,相比较现在超市买到的盐,金山盐民古法制作的盐,吃起来有鲜味。”刘厚德说。

  “秦代时期我们金山漕泾镇、小官镇等古集镇就因盐业而出名。金山盐田也是上海最后一个消失的盐田,所以如今的海涯村还生活着最后的盐民。”漕泾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有关本地区盐文化的大量文字和实物陆续被发现发掘,为了追溯这一段历史,漕泾镇2014年6月成立了金山盐文化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并着手收集盐生产过程所用工具等实物资料,以及与金山盐民盐业有关的民间故事和传统习俗,整理金山乃至上海沿海一带晒盐历史、制盐工艺技术等。初步设想是编写一本盐文化书,布置一个盐文化展示馆,创编一台盐文化舞台剧。通过对历史文化追溯、记录和传承,让后世之人永远不忘自己的祖先和故土。(新民晚报记者 程绩)

  • 上一篇:沪张江科学城举办大规模招聘会 机器人生物医药等行业受青睐
  • 下一篇:上海普陀首度走进高校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