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孙阿姨家住上海普陀长风社区,几年前她因突发房颤,前往大医院求诊,经急性期治疗,病情基本稳定;不久前,孙阿姨旧病复发,这次她首先求助的是签约的家庭医生――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明欣医生。张医生初诊后,将她转诊至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施佳主任医师,急性治疗完毕后,再将其列为社区重点防治人群,叮嘱定期复查、随访。孙阿姨由衷说道,“现在看病基本不用出普陀,小病、大病都有医生帮我解决,方便了许多!”
由普陀区中心医院牵头,携手区内利群医院、普陀区妇婴保健院、普陀区中医医院以及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普陀区“西部医联体”,服务普陀区西部近80万居民。数据显示:西部医联体成立4年来,转诊人数逐年递增,前三年总诊疗人次达1.4万。
盘活有限医疗资源
普陀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度也曾遇到人才匮乏、流动率高的尴尬局面:社区检查检验人手不足、大医院扩招“虹吸”人才队伍;社区健康守门人难“守门”,居民看病常会盲目挤到大医院。
如何盘活区域有限医疗资源、把居民问诊留在区内?2012年11月,普陀区卫计委下了“一招活棋”:成立西部医联体。除了二、三级医院,还将长征、长风、桃浦、曹杨、真如、白玉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并网罗。作为牵头单位,普陀区中心医院担纲重任,院长彭文说,相比申城其他较为松散的医联体形式,“西部医联体”有先天优势,政府牵线搭桥,医联体环境相对封闭、联动黏度更高。
一间办公室联合办公,一有问题当场解决。在普陀区中心医院内,不大的医联体办公室,所有成员单位均派人常驻办公,确保现场协调高效、到位。人才队伍柔性流动,由此源源不绝。医联体办公室负责人李英梅介绍,迄今为止,普陀区中心医院共有11名主任医师前往社区带教查房、32名主治医师进入社区推广技术;区内二、三级医院共有35名主任医师赴下级医院指导工作。专家长期下社区带教,社区医生“上来”轮岗,双向流动有效提升了社区医疗技术水平。此外,医联体的高效运作还体现在内部转诊流程中:社区全科医生人手一本转诊手册,实现“一个电话”即可完成上级专家门诊预约。
兼备中西医技术
社区居民到底需要怎样的服务?普陀区中心医院副院长殷佩浩直言:医联体通过调研发现,西医技术解决急性问题,但论及预防保健,居民更热衷于中医技术。
作为区内唯一的三级医院,普陀区中心医院恰好占尽“天时地利”:是全市唯一一家同时具有西医、中医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医院。规培学科齐全,为西部医联体人才带来充沛储备。统计发现,普陀区中心医院共培训住院医师规培学员312名,专科医师规培学员40名,其中不少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骨干力量。
由普陀区中心医院牵头,每隔1至2个月便会组织医联体各成员单位,为所有医务人员普及临床理念与知识。李英梅举例:面瘫的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肾病诊疗、胆胰及十二指肠区域临床外科进展、医学伦理等培训知识,都非常受社区医生青睐。工作一年多的张明欣,毕业于普陀区中心医院规范化培训基地。他说,“规培毕业后,来到医联体内的社区工作,有着天然亲近感。患者病情有需要,我可以立即咨询上级医院指导老师;实在不行,还能预约上级医院专家号。这些都为我诊疗时平添了不少底气。”
探索更多共享可能
“1+X”形式的普陀西部医联体,还能解答哪些难题?
区域内资源信息共享,彭文介绍,医联体建设心电、影像、检验三大诊断中心,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诊断服务同质化,并在医联体范围内完成了患者基本健康信息、就诊信息等调阅功能。仅今年一年,心电、影像、检验诊断中心分别完成诊断服务32809例、53237例、6107例,有效地将医疗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
上下联动提供防治、护理等服务,亦是大势所趋。据悉,今年普陀区中心医院已联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小组,共同参与社区居民脑卒中筛查与干预,努力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医院还创立了医养结合护理中心、开设网上预约平台。目前,已有7位专业护师在网上开展腹透护理、造瘘护理、PICC护理等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应有的便捷。下阶段,普陀区西部医联体还将考虑拓展、普及更多诊疗技术培训,让居民基本常见疾病、一般疑难杂症不出普陀便能解决,为探索区域分级诊疗积累更多经验。(解放日报记者 顾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