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上海网11月9日电(马超 陶金晶)秋风起,稻花香。近日,浦东新区首个家庭农场主,位于书院镇余姚村的村民乔占笑弯了腰,他家种植的“超日标”鲜食米“南梗46”上市首日就热销1000多斤,收入达到一万余元,市场购买热度正持续上升。同样是大米,目前市面上一般大米零售价介于2-2.5元,为何乔占的“超日标”鲜食米每斤售价8元仍然供不应求?原来,这是书院镇推行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又一项新尝试:通过粮食高值高质化探索,提升本地大米核心竞争力。
三项劣势孕育超日标鲜食米
书院镇是浦东新区远郊的农业大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64万亩,水稻种植面积1.53万亩。地产的“田博”8424西瓜、甜瓜、君安鸡蛋、马兰头等经济型农产品广受好评,大田粮食作物却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缺乏“叫得响”的品牌和市场认可度。二、受气候环境影响农药化肥使用较多,质量安全和口感无法保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三、普通稻米价格过低,导致相当一部分农业劳动力流失,对粮食种植造成直接影响。
那么,如何改变本地大米的市场竞争劣势,提升消费者信任度,促进农民增收?书院镇农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陆生兵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注册“书农”商标,与专业稻米科研公司合作建立“超日标”安全水稻生产技术体系,打造消费者安心的品牌鲜食米。
四重保障凸显鲜食米优势
简单来说,超日标体系就是在整个水稻生长周期内,以生物农药为核心,配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进口农药和水稻生长调节物质,将农药使用次数减到最低,优化稻田环境,使大米中农药和重金属残留超过中国安全标准和出口日本标准,改善口感和营养,提升大米的社会和经济附加值,最终形成市场认可、农民增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为让超日标体系落到实处,书院镇农投公司联手本镇54个家庭农场,规模化种植水稻7000多亩;邀请南京农科院教授专家定期现场指导技术;样品送往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瑞士SGS公司检测,检测合格后贴上“书农”商标标示,统一价格,最终由各家庭农场售卖。种植、技术、检测、运营步步严格把控,真正保障鲜食米的质量品牌优势。
更多配套为鲜食米“保驾护航”
本地的秋收正值雨季,影响农作物的成熟,严重时还会导致种子发芽霉变,对家庭农场和种粮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过去,缺乏场地的农户直接将稻谷铺在沥青路中央晾晒,不仅费时费力,还对稻米的质量和交通安全造成隐患。
而家庭农场的水稻面积是普通种植户的百倍以上, 如何解决大批量稻谷晾晒问题,进一步完善鲜食米口感品质。书院镇投入600多万元,引进6台30吨、6台12吨两个级别的低温烘干机,在塘北村、四灶村各开辟一处堆谷场,每处安装3台30吨、3台12吨烘干机,向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提供服务。低温烘干机具有不受天气和场地限制的优势,做到精确控制鲜食米的含水量。一台30吨位的烘干机为例,可日产30吨稻米,两处基地完全能够满足全镇烘干需求。
据悉,“超日标”鲜食米体系未来将面向全镇推广,提升地产大米的市场竞争优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