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中译出版社发起的“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的最新成果――印度汉学家狄伯杰的《中印情缘》、英国汉学家迈克尔・狄龙参与撰写的《中国古代简史》、德国汉学家顾彬的《忆当年》 等图书,日前在第46届伦敦书展上亮相,引发国际书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已出版的与尚未出版的图书邀请了世界知名汉学家撰写,讲述他们眼里的鲜活中国,呈现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梳理研究心得,被业内视为“中国出版界推动文化走出去的一次新尝试”。
本报记者连线采访了带队赴英国的中译出版社总编辑张高里,在他看来,推出“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除了看中那些世界知名汉学家的多语种驾驭能力,也因他们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视角,可以用海外读者所熟悉的叙述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不同侧面。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题材图书在世界各地日渐升温。北美、欧洲、东亚等不同地区学者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他们或沉醉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经典文本,或着眼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各个维度。“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正是以海外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重要汉学家为主要撰稿人,出版的图书有中文版、英文版以及作者的母语版。
比如,印度知名汉学家狄伯杰教授娶了一位中国太太、育有两个孩子,他在《中印情缘》中追忆了在北京大学求学的日子、与中国太太10年马拉松式的爱情长跑,也以学者敏锐目光见证分析了印度“中国热”现象,并对中国经典文学为何在印度少有翻译等话题提出见解。
新加入“写作中国计划”的法国知名汉学家白乐桑,多年推广汉语教学。他直言:汉学家写中国,并不比中国学者写中国胜出多少,关键在于能够提供一种有意思的视角介绍解读中国,这种中西方文化的互补性是不同文化对话的基础。
据悉,中译出版社已与莫言小说翻译者、美国汉学家葛浩文,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瑞典汉学家马悦然等15位知名汉学家签署了写作出版协议。“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今年还将陆续推出格鲁吉亚汉学家玛琳娜《格鲁吉亚的玫瑰》、土耳其汉学家吉莱 《从伊斯坦布尔到北京》、波兰汉学家卡伊丹斯基 《我生命中的中国》 等新书。(文汇报记者 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