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首堂医学传播公开课在沪开讲:医生会看病不够,会做科普更了不起

时间:2017-12-27

原标题:首堂医学传播公开课在沪开讲:医生会看病不够,会做科普更了不起

“眼科医生怎么向患者解释莎普爱思滴眼液的效果?”“假如你准备写一本有关护理的书,《80天变身护理达人》《浅谈家庭护理要点》哪个更容易热卖?”昨天下午,国内首个医学传播学教学示范点的首堂公开课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徐仲卿,向台下的规培医生抛出一个个思考题,引发阵阵讨论。

本月,同仁医院全科医学科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等授牌为“医学传播学教学示范点”。昨天,由科普品牌“达医晓护”主办的第一堂公开课讲的就是医学传播学概论。“一线医生做科普是一种能力”“会看病还不够,会做科普更了不起”,徐仲卿介绍,医学传播的途径很多,除了医患沟通、健康宣教、科普文章、健康讲座、课程教学外,现在还流行一些科普视频、漫画作品等,把深奥的医学知识浅显地传递出去,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

微信图片_20171227095758.jpg

图说:首堂公开课上,徐仲卿讲课 来源/主办方提供

医学传播学,通过融合医护人员及科普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的医学健康知识,并运用传播学的理论、方法,在医学领域中研究如何将正确的医学知识有效传递给目标受众,以达到提高居民健康科学素养、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健康水平。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医学传播学的提出以及课程的开设,能提升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科普意识和能力,有效减少网络上的“伪医学”,更将老百姓预防疾病的关口前移。

如何把医学传播教育引入医学院校的教学体系,使其成为一门有利于医学生成长,又能在未来服务于病人乃至社会的实用课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主任委员、“达医晓护”总编王韬介绍,该学科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团队未来将结合科普讲座、医学传播选修课、教学示范点、教育理论研究等多角度,研究医学传播教学的推广应用,让“医学传播”成为一门主流学科。

  • 上一篇:中环昨发生三车事故其中一辆“四脚朝天” 违法变道要不得!
  • 下一篇:沪中职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发布 加工制造等五类专业就业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