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抗日名将戴安澜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复东在沪逝世

时间:2018-02-26

原标题:抗日名将戴安澜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复东在沪逝世

抗日名将戴安澜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复东在沪逝世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抗日名将戴安澜之子戴复东教授。

东方网2月26日消息:同济大学25日晚间证实,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抗日名将戴安澜之子戴复东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已于当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1岁。

戴复东1928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毕业后任教于同济大学。作为著名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戴复东在半个多世纪里,主持设计了近百项工程。

戴复东的妻子吴庐生也是建筑设计师,夫妻两人为大学同窗。戴复东与妻子一起设计了武汉东湖梅岭工程、杭州华侨饭店等很多作品。

戴复东曾回忆,其父戴安澜在缅甸抗日牺牲后,由母亲独自抚养家里兄妹三人,生活艰苦。于是,他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养活一家人。在当时那个年代,只有学工科才可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才能养家糊口,而他从小就很喜欢画画,因此选择了和绘画相关的建筑专业。

在学术上,戴复东提出“建筑是生存与行为的人工与自然环境,宏观、中观、微观应全面重视、相互匹配,着重微观”的全面环境观思想。他主张:“在设计中要崇尚“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精神”。

2008年,戴复东曾在同济大学做题为“建筑设计中的创意和探索漫谈”讲座。在该次讲座中,戴复东提出,建筑设计中的创意,就是采用新的办法,想前人之所未想,与前不同,在前人的基础上往前走一步,来解决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特点。“创新是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和社会发展就是无数大步和小步的结合,从原始状态发展到了今天,我们的居住地、环境也走到了今天安全舒适的城市景园和房屋,所以我们不要因为步小而不为、因为步小而不齿”。

  • 上一篇: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现2.0版本 老弄堂里建2035未来街区
  • 下一篇:“上海绒绣”面临人才断层挑战 如今市级传承人仅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