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上海“菜篮子”五“大”新内涵

时间:2017-04-10

  来自山东兰陵县的大蒜、蒜苗,来自费县的青椒、大白菜、黄瓜、圆茄子、苦瓜、丝瓜,五颜六色、鲜嫩欲滴……日前,“上蔬永辉”全市17家门店的“上海外延蔬菜基地直供摊位”正式挂牌。由于产销直接对接,价格均低于周边菜市场,此外,每种蔬菜的小包装上,都贴上二维码追溯标签,为顾客了解生产日期、产地以及批发市场来源提供便利。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安全放心”,消费不断升级的今天,广大市民对“菜篮子工程”不断有新期盼。本市在保障农副食品供得上、供得稳、供得安全的基础上,不断变革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菜篮子工程”与时俱进,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以这张网络为“一个平台”,“批零联盟”“外延蔬菜生产基地”“标准化菜市场2.0版”“智慧微菜场”等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得以承载;以这张网络为“一条链”,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串起了从标准化菜市场、标准化超市、大卖场、屠宰场、批发市场、专业配送企业到外省市生产企业的农产品流通全产业链,覆盖面已由猪肉、蔬菜扩大到牛羊肉、水产、粮食等品种。去年4个季度中,上海肉菜流通追溯运行考核得分均位于全国前列,分别有39家、26家、39家、40家标准化菜市场得分进入全国前50名。

  “建立大市场、发展大流通、建设大基地、开展大合作、应用大数据,这是近5年来上海‘菜篮子工程’的新内涵,‘菜篮子’建设永远在路上。”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说道。

  上控资源:启动蔬菜外延基地建设

  “上海菜,全国来”,上海七成以上的蔬菜供应来自全国各地。上控资源,在原有主副食品市外保供基地的基础上,启动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建设,让遍布全国各地的“菜园子”与申城千家万户的“菜篮子”无缝对接,是近年来本市“菜篮子工程”的一项重大创新。

  经过多年努力,截至目前,本市已在全国建立食用农产品供应基地1100个,并在东北、江苏等地落实了稳定的主产区供沪粮源,与河南、江苏、山东等20个省市184家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肉类加工企业建立稳固的产销对接关系。可即便如此,2016年初,三波寒流席卷全国,造成上海蔬菜供应形势吃紧,“人情敌不过真金白银,谁出价高产地就卖给谁”的严峻现实,还是暴露出本市传统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短板”。

  一个大胆的想法由此形成,那就是参照“虎林粮食基地”的模式,本市着手在兄弟省市建立“上海外延蔬菜生产基地”,从而形成紧密、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2016年10月,山东临沂、江苏徐州第一批6个规模化外延蔬菜基地正式挂牌,总面积2万亩以上。它们按照“上海标准”组织生产,并在农资、检验检测、产品追溯系统建设等方面享受上海政策。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首批“外延蔬菜”进入上海,成为节日期间“保供稳价”的“减压阀”。今年3月初,第二批共计2万亩“上海外延蔬菜基地”又正式落户海南,为将来“冬淡”期间的上海蔬菜供应再添一道“放心锁”。

  中控平台:批发零售建立“批零联盟”

  批发市场是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的核心节点。上海在全国率先制订了《上海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发展规划(2013年―2020年)》,规划突出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从顶层设计中凸显公益性,上海也由此成为全国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探索试点典型。

  批发市场做到了“公益性”,可经常去批发市场“团购”的“马大嫂”们还是发现,批发市场与菜市场的价差实在大,尤其是蔬菜、水果,“公斤进、市斤出”现象普遍存在,她们抱怨,啥时零售菜价能实实在在降下来?

  答案就在打通产销之间、供需之间的“断头路”,压缩“二道”“三道”贩子利润空间,从而让“公益性”成果与百姓分享。“产销紧密型对接”“批零联盟”等流通新模式被引进了:西郊国际交易中心与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是本市“一主一副”两大中心批发市场,西郊国际建立“全国基地+农批市场+终端市场”的产销直接对接模式,与蔬菜集团联合第一食品商店打造“光明・纬度生鲜”APP,实体店通过APP向西郊国际直接下订单;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针对目前浦东地区松散管理的单个菜市场,上线“上农鲜品”APP,建立“线下加盟、会员注册、线上下单、批零直供”的供应体系。截至目前,“上农鲜品”APP已与浦东新区6个街镇18家菜市场实现对接,近期有望达到30家。初步测算,这些菜市场的零售价格由此将降低10%左右。

  下控渠道:探索标准化菜市场创新

  自2005年起,本市开展市府实事项目之一的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菜市场986家,其中标准化菜市场869家,成为全市农产品零售的主渠道。“下控渠道,不断提高标准化菜市场能级,探索标准化菜市场模式创新,是让广大百姓从‘菜篮子工程’中有更多获得感的关键。”市商务委副主任吴星宝说。

  一些标准化菜市场开始告别传统市场当“二房东”“甩手掌柜”的经营模式,向自营、联营联销、基地直采、集中配送、价格可控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转型,全过程实现可追溯,集约化、信息化、包装化和冷链化。上蔬永辉引入全面自营,依托永辉超市在全国的20多个基地进行订单式采购、依靠蔬菜集团旗下的一级批发市场开展“批零直供”,还建有专门冷藏大库用于“动态备货”,确保“夏淡”“冬淡”期间平抑价格;长宁美天100%开展联营联销,每一商品大类只引入一到两家业内领先的品牌进场,还在全市率先推出电子标签……为让这些创新模式成为行业“标杆”,“新建、改建30家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今年正式被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的内涵为“超市化的管理模式、商场化的购物环境”,堪称“标准化菜市场的2.0版”。

  此外,为补上标准化菜市场赶不上动拆迁速度、“大居”建设速度的“短板”,社区菜店、限时菜市场、O2O生鲜专业店和以“自助售菜机”“网订柜取”面貌出现的无人值守“智慧微菜场”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64家社区智慧微菜场,遍布除崇明以外所有区的社区、机关、学校和商务楼宇,共实现销售额2亿元左右。(解放日报记者 吴卫群)

  • 上一篇:“上海完全有能力举办一流大赛”
  • 下一篇:沪年内建20-3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