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大和上海纺织集团协同研制的服装智能定制仪器在2016工博会上展示。叶辰亮摄
嘉善路一家古色古香的高级服装定制店里,摆放着一台颇具科技感的仪器:一个圆台连接三个直立放置的电脑屏幕,犹如绽放的白玉兰。5秒测体、30秒传输、2小时定制,通过这台设备下单的客户,最快能在2小时后拿到一件完全量体裁衣、精确到1厘米的定制衬衫。在过去的6个月,已有1000多人站在这里完成了人体数据测量,300人下单。
这是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简称“工程大”)和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协同创新研发的高级服装智能定制系统。依托这台设备,传统纺织业有望实现从流水线大批量生产到全民“量体裁衣”的转型之路。
设备源于“量体”的概念
为什么韩国服饰好看? 有人会说“版型好”。所谓版型是流水线生产服装时,为了方便操作,给人体划分的几个型号,比如一件领口是42厘米的男士衬衫,袖长一般是61.5厘米。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是“标准型”,又高又瘦的人可能永远只能买到袖子短一截的衬衫。因此,通过人体大数据的搜集进行合适的版型设计,往往是服装流水线上的服装“好看”的基础。但是,中国服装的版型标准已经很久没更新了。
几年前,工程大服装学院曾为2000多名中国青少年量了一次体型,希望得出当下青少年的“新体型数据”。但是,每个测量体型的人都只能穿内衣短裤,在身上贴上采集数据的标签,通过远红外线仪器勾勒出网状人体模型,整个过程需要2分钟。而且很多人并不愿意在摄像头前暴露自己的身体。
工程大服装学院党委书记袁蓉说:“做这个项目时我们就想,国外有量体仪,一台就要100多万元人民币,为什么我们不能做一台中国的量体仪呢?”服装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的两名教授接手了这个项目,前者负责软件,后者负责硬件。最初的雏形是空地上架起的3根铁棍,上面挂着9台摄像机。
校企携手助科研仪器走进市场
如果按照学校教授的思路做下去,那这台设备很可能将成为大学里成千上万的科研仪器之一。改变发生在上海纺织集团听说这一消息后。
该集团一直在寻求如何对接互联网,改变传统纺织服装业的方法。个性化生产是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可是集团也苦于拿不到客户的身体数据。工程大服装学院与上海纺织集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里的教授级高工、工程师常为学生担任实习导师,上海纺织集团的提议扭转了服装学院单纯做一台科研设备的想法―――仪器要走进市场,光秃秃的铁杆子肯定不行。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夏建国牵头,组建了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的教授、博士帮忙组装硬件,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教授设计仪器结构,这台设备从占地十几个平方米“瘦身”到占地4.6平方米。
测体数据与成品衣服间还有许多关卡,如何把数据转化为企业能生产的版型至关重要,上海纺织集团领导挂帅,旗下上海龙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服装研究所,组建了校外协同体。
上海市服装研究所有多年的服装数据积累,还有一个小型智能服装加工孵化中心,这里成了新仪器的“试点站”。企业则掌握着服装的销售渠道和客源。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来说,与市场接触的这部分往往“变数”更大。为了及时破解协同创新中的困难,每3个月项目组就要汇报一次,每星期大家过一次会议记录,所有的难题都要当场解决。
成立公司更好转化科研成果
做科研与成果转化的差异,全程参与项目的徐增波有深刻体会。“如果这是一个科研项目,早在一年前就应该结题了,要走向市场,现在都还在完善。”比如,客户下单的电脑、手机客户端软件是消费者与服装的“第一印象”,在这个App上,消费者要选择领口、袖口样式、布料花纹。现在的衬衫是服装类里最简单的,如果以后加入设计师的个性化设计,选项则更多。
未来,他们还想做基于快速人体数据测量的孵化器,让一批中小企业入驻平台,消费者想选什么品牌,或者是干脆约个设计师专门定制“梦中情衣”,都可以实现。据悉,一个由学校技术入股,吸引民间资本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即将成立,这台原本为科研打造的设备,将迸发出更大的火花。(文汇报记者 沈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