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老字号菜场遇上互联网,转型刚起步

时间:2017-04-26

  下班回家,到菜市场溜达一圈,跟熟悉的菜摊老板唠唠家常,买一斤毛豆、几个番茄,让老板送点葱姜……生活味、人情味十足的菜市场,是“马大嫂”过日子的重要去处。

  而今,家住虹口曲阳的李阿姨买菜却换了种方式。掏出手机在三角地“微菜场”上选择1元、2元的平价菜,或已经配好的净菜,买满50元,坐等免费配送上门;若买得少,就走个五六分钟,去曲阳市民驿站自提。李阿姨说,“选择手机订菜的原因主要是菜价便宜;净菜直接下锅炒,很方便。”

  其名可追溯到1848年的三角地菜场是老字号菜场,也是目前上海菜场行业最大的直营品牌,连锁菜场达23家,覆盖虹口60%的菜场,服务居民超过50万人。从去年8月开始,三角地菜场手机微菜场正式上线。

  老旧菜场运营方式存在弊端

  三角地菜场历史悠久,是在上海建成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室内菜市场。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个老字号菜市场品牌成了标准化菜市场的先行者。然而,传统菜场运营弊端也暴露出来:首先,这种出租摊位的方式,对食品安全一般进行后置监管,尽管每天抽查,但无法从源头抓起,主要靠经营户的自律;其次,由于不是规模化采购,无法做到平价。从去年8月开始,三角地微菜场正式上线。这是建立在微信公众号上的微商城,包括净菜、平价菜、进口食品、南北货、地方特色食品等大类,市民网上购买后第二天就可从多种渠道拿到新鲜时蔬。

  三角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勇说,微菜场主要方便两类人:上班比较忙的白领和离菜场较远的人群。“互联网+菜场”的新模式,也成为标准化菜场的一种补位。由于在田间地头直接采购,每日都可以做到检验检疫、留样观察,实现食品安全的可追溯。目前采取的提前预订、隔天送达的订菜机制,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也保证市民每天到手菜品的新鲜度。

  微菜场自2017年2月底推出平价菜。这些从崇明、金山等品牌基地直接采购的农产品,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可以给市民更优惠的价格,不少菜比菜场便宜50%以上。至今已上架的平价菜达50个品种,单价分别为1元、2元、3元,每天订单非常火爆。

  在位于新市北路上的三角地食品有限公司切配间内,记者看到,洗好的不同种类食材被切配得大小均匀,放在包装盒中十分规整。清炒双菇、上汤娃娃菜、清蒸鸽子等菜肴已基本完成烹饪前的准备工序,这就是受到市民喜爱的“净菜”。

  新式菜场竞争已近白热化

  在随机对不同年龄段使用过三角地微菜场的居民进行调查后发现,他们对微菜场的送菜速度和菜品质量普遍感到满意,但购买满50元免配送费的门槛,对于每天想吃新鲜菜的市民来说相对较高。

  三角地微菜场负责人表示,考虑到配送成本和市民取菜便捷等因素,前期已尝试在教育系统、医院、商户等地开设自提点进行集中配送。今后将与社区合作,根据不同区域需求量的大小,将自提点设在居民身边。更大的一步棋还在后面:三角地菜场也在积极准备转型做自营。预计今年10月,全新的三角地吉祥菜市场将开业。这个自营菜场将线上线下结合,集仓储、配送、购物、自提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统一收银、食材可追溯、统一配送等功能。

  目前,上海新式菜场的竞争已近白热化。2017年,“新建改建30家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被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的内涵为“超市化的管理模式、商场化的购物环境”。上蔬永辉在全市共有17家门店,与传统标准化菜市场出租场地、收取摊位费的经营模式不同,它们全部采用自营模式――依托永辉超市在全国20多个基地进行订单采购,依托江桥市场等一级批发市场开展“批零直供”,还建有专门的冷藏大库用于“动态备货”。

  截至去年底,上海智慧微菜场突破1000家,主要有“食行生鲜”“厨易时代”“强丰”等品牌。市民可通过App、微信、官网、自助终端等方式订购生鲜食材。它们有全程冷链、直供基地,价格低廉。还有盒马鲜生超市的O2O新零售概念,只用支付宝,在手机App上扫码结账,可直接拿到旁边的海鲜吧加工,让消费者用平民的价格吃到高档的海鲜。

  目前,三角地菜场转型之路刚刚迈出第一步。老字号菜场如何发扬品牌优势,处理好国企人员负担重、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相当考验管理者。(解放日报记者 周楠)

  • 上一篇:晴好天气延续 五一适宜出游
  • 下一篇:上海临港拟建中国最大“海绵体” 投资将超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