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青年李端大学读的是工商管理,毕业后没多久成了宝山一名“黄马甲”――垃圾分类专管员。每天早上7时,他都会到吴淞街道海江二村报到,站在垃圾箱房前耐心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直至晚上7时半才回家。
从刚开始的怀疑和不解,到3个多月之后,大多数居民自觉垃圾分类并互相监督,李端觉得“这个工作选对了”。今年1月以来,宝山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一支109人的“黄马甲”垃圾分类专管员队伍,分布在19个试点小区。截至目前,区里已举办各类宣传活动70场,试点小区绿色账户开卡率达90%,居民规范投放率达70%,湿垃圾日分拣量5.8吨,居民对试点小区环境卫生的投诉为零。
这样效果比较明显的垃圾分类办法是否可持续?能否复制推广?
专职“黄马甲”引导垃圾分类
据宝山区环卫投诉处理平台统计,去年全区涉及暴露垃圾的市民投诉占比近七成,其中约1/3是对老旧居住小区垃圾箱房管理和小区建筑装修垃圾清运不及时的投诉。为此,今年1月16日,宝山区专门召开“加强垃圾箱房管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动员大会。随后,一支经过培训的“黄马甲”队伍亮相。这支“黄马甲”队伍主要由各环卫作业公司的环卫职工组成,承担三大任务:垃圾箱房管理、保洁,引导投放并分拣;居民装修垃圾管理、分拣;绿色账户管理、扫卡。通过示范并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记者日前在试点小区海江二村看到,这个近3000户居民的小区环境优美。在整洁的新型垃圾箱房前,包括李端在内的几位“黄马甲”正在引导居民对家中已初步分类的垃圾规范投放。随后,每天两次,湿垃圾专用收运车、干垃圾专用收运车、移动垃圾桶清洗车、垃圾箱房清洁车等依次开进小区,完成各类垃圾收运和垃圾箱房清洁。小区还专门设置堆放装修垃圾的封闭箱房,也有“黄马甲”在旁边引导。
70多岁的居民俞阿姨说,以前家里所有垃圾都装在一个桶内。经过“黄马甲”以及居委、物业的轮番宣传,家里也分发了专用的分类垃圾桶,全家人对垃圾分类的意识越来越强。“我的分类专业技术一点都不比‘黄马甲’差。吃剩下的饭菜、蔬果菜皮等湿垃圾,投放在湿垃圾桶里;旧报纸、塑料瓶等投放在可回收桶内;废电池、废日光灯管、过期药品等投放在有害垃圾桶内。”俞阿姨是第二批才开通绿色账户积分扫卡的,现在每天坚持扫卡。目前,卡内积分已达960分,前不久她还用积分换了香皂、毛巾等日用品。
居民分出来的湿垃圾最后去了哪里?记者跟着海淞环卫公司的湿垃圾清运车来到化成路上的湿垃圾处置点。在这里,居民分类出来的湿垃圾经过活化破碎、高效脱液、干燥、高温灭菌等程序最终成为有机肥料。目前,宝山区下属7个环卫作业公司各配置1台湿垃圾处理机,每台机器日处理能力为20吨。
垃圾分类可持续靠习惯养成
据了解,今年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工作重点是提升源头分类质量,全市湿垃圾分类处理量要达到日均3000吨,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绿色账户新增200万户。
由“黄马甲”垃圾分类专管员队伍帮助居民垃圾分类,属于政府部门跨前一步,但也要协调好与物业、居委的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在宝山一些试点小区,衍生出“1+2+3”理念,即1名“黄马甲”与2名居委干部配合,由3名社区志愿者协助,共同推进垃圾分类,效果很好。此外,“黄马甲”的标准化作业模式也值得一提。他们不仅统一培训、统一着装、统一管理,还统一作业服务标准、统一检查考核。宝山区出台了《垃圾箱房保洁服务作业质量标准和规范》《垃圾分类专管员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等,对垃圾箱房保洁质量标准、保洁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统一和明确,并通过第三方测评机制,加强对各环卫作业公司的考核。
不过,“黄马甲”队伍的人力成本不容忽视。目前,他们的工资主要由环卫公司承担,但宝山区政府已经要求,由区财政和绿化市容共同研究长效机制,形成财力保障。对老旧小区陈旧环卫设施进行分期分批改造,也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黄马甲”们还有一个担忧:目前采用的是“人盯人”的办法,但总有管不过来的时候。就算大多数人都垃圾分类了,有少数人不分类,造成干湿垃圾混装,该如何收运?对于垃圾不分类的居民,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还没有强制或惩罚措施。下一步,宝山区将在总结试点小区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区推广“黄马甲”。通过建立专职看管队伍,对老旧小区垃圾箱房实行环卫专业保洁管理,提高保洁管理水准和垃圾分类实效,补齐老旧小区垃圾治理短板。最终,还是要在居民的头脑中,真正形成垃圾分类意识,从而改变生活习惯。(解放日报记者 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