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军人母亲”李杏云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沙煜博 摄
李杏云每月都会陪杨政英去医院检查身体情况 沙煜博摄
李杏云精细照顾杨政英,13年没有生过一个褥疮。 沙煜博摄
李杏云失声痛苦,哭诉13年未能相见的辛酸 陈超摄
相隔13年的全家福 陈超摄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13日电(陈超 沙煜博)一位75岁的耄耋老人,为了让儿子安心部队工作,13年如一日替儿照顾患病卧床的亲家母。近日,武警上海总队八支队参谋长方秀峰母亲李杏云替儿尽孝让儿尽忠的故事在黄浦江畔被广为传颂,感动着万千家庭。
13年前,因为亲家母杨政英患帕金森病卧床不起,儿媳怀孕不能照顾,为了让儿子安心部队工作不分神,李杏云13年寸步不离照顾杨政英,期间未曾回过一次安徽老家,更没有为去世多年的丈夫上过一次坟。
母替儿尽孝,儿为国尽忠。母亲的大爱,无私、温暖,更有力量。李杏云用柔弱双肩为方秀峰撑起“后院”,将一个战士培养成支队参谋长,被官兵亲切称为“最美军人母亲”。武警上海总队政委徐国岩少将说:“作为母亲,她有一名普通母亲都有的慈爱;但作为军人母亲,她比普通母亲多出一份无法比肩的家国担当。”
替儿尽孝青丝变白发
4月29日,李杏云在方秀峰的陪伴下,13年来第一次回安徽东至县老家为去世20年的丈夫上坟。在一处山坡前,新生的毛竹遮掩了墓碑,李杏云凝望着石碑上丈夫的名字,早已泣不成声,她所哭诉的是13年替儿尽孝的艰辛。
方秀峰排行第八,家有7个姐姐,村里人习惯称呼为“八子”。1995年12月,李杏云决定把唯一“独苗”送去当兵,李杏云说:“养儿虽说为防老,但养儿也要扛枪去打仗。”
送儿参军,报国即安家。在部队,方秀峰吃苦肯干,顺利入了党,考取了军校。军校毕业时,一些同学劝方秀峰找人“活动活动”,千万不要被分到偏远艰苦单位。方秀峰与母亲交流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李杏云说:“暖棚里长不出栋梁材。苦地方、穷地方,最能干出个好人样!”随后,方秀峰主动申请分配到驻守江苏大丰的武警上海总队八支队。方秀峰放下背包的那一刻,就把心和行囊一并安了下来。后来经人介绍,方秀峰认识了大丰南阳镇小学教师吴宏伟,在大丰南阳镇扎了根、安了家。
2004年11月,吴宏伟孕期妊娠反应大,无法照顾卧病在床患有帕金森病的母亲,从小父母离异,在母亲呵护下长大的吴宏伟心急如焚。此时,方秀峰刚提升到机关任副连职参谋,所有心思都放在了部队工作上。李杏云怕儿子分心,不辞千里从安徽老家赶到大丰照顾吴宏伟。
2005年8月,吴宏伟顺利生下女儿,一家人倍感欣喜。可一个坐月子,一个卧床不起,一个嗷嗷待哺,李杏云一下子要照顾三个人,家庭的担子全落到了她身上。那段时间,李杏云每天起早贪黑,刚放下杨政英的药瓶,又拿起孙女的奶瓶;刚洗好碗筷,又拖起了地板。有几次刚忙手里的家务活,靠在椅子上就睡着了。
喂药是李杏云照顾杨政英每天都要做的必修课,因为李杏云不识字,杨政英每顿吃什么药,吃多少药,李杏云看着床头一个个瓶瓶罐罐犯了难。她找吴宏伟了解清楚后,用自己看得懂的符号在瓶子上做标记。时间久了,杨政英吃的什么药、有什么功能,李杏云都能讲得头头是道,俨然成了半个“郎中”。这些琐事,李杏云从未对方秀峰提及,她认为:为儿分忧不是为儿添愁。即便是与女儿通电话,也只报喜不报忧,让7个女儿着实感到跟着弟弟享了福。
2006年底,二姐方秀兰辗转千里来到大丰南阳镇看望李杏云。一进门,看到母亲端屎端尿忙个不停,心疼的泪水直噗噗往下掉,一把鼻涕一把泪说:“原以为你跟着当官的儿子在享清福,没想到还不如一个老妈子。跟我回家,我们7个女儿再苦再穷也不会让你受这些委屈。”
李杏云指着床上的杨政英说:“我走了,这个家可能就散了,没有了家,你弟弟还怎么有心思去干工作啊!”
在家是德高望重的“老寿星”,在这却成了端屎端尿的“老妈子”。李杏云今年75岁,比杨政英大10岁,身体虽说硬朗,但支气管炎、心脏病始终未愈。本就带病在身,还要照顾杨政英,方秀兰心有不愿,却也找不到解决办法,心盼着等孩子长大一点就会好些。这一念之间转眼就是13年。13年间,李杏云替儿尽孝不离不弃,把青丝熬成了白发,对杨政英精心照顾、寸步不离,从未生过一个褥疮。
视如己出婆婆胜亲娘
4月29日,吴宏伟特地安排全家人拍了一张全家福,这张迟到13年的全家福让所有人眼眶湿润。吴宏伟发自内心地说:“她是世上最好的婆婆,胜似躺在病床上的妈。”
2008年5月,女儿到了入学年龄,吴宏伟想把女儿送到上海上学,可又不忍婆婆一个人照顾母亲,犹豫不定之际,李杏云态度非常坚决:孩子培养重要,你妈有我照顾。此后,李杏云与杨政英留在大丰生活,吴宏伟带着女儿寄宿在舅舅家,一家五口分开三地生活。
在吴宏伟心里,不管这个家分散在几个地方,有婆婆在的地方就是家的地方。吴宏伟每逢节假日都会回大丰看望李杏云和杨政英,每次从大丰返回上海的前一天,李杏云就开始准备自己种的蔬菜和草鸡蛋。去上海的大巴是凌晨4:30发车,每当这天,李杏云就整夜不眠,3点就起床为吴宏伟和孙女做早饭,然后拎着行李去送站。乡下的凌晨,没有路灯,李杏云就打着手电筒在前面带路,跟在身后的吴宏伟眼睛酸涩,发现婆婆的背越来越直不起来,是这个家的沉重担子把她的腰压弯了。
李杏云对杨政英像亲妹妹一样照顾,对吴宏伟也像亲生女儿一样疼爱。2012年1月的一天下午,吴宏伟突然感觉身体不适,不停呕吐,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小脑血管瘤。得知妻子病情,方秀峰立即请假赶到医院,李杏云放心不下,临时托远方亲戚临时照顾杨政英,赶到医院照顾吴宏伟。看到婆婆的那一刻,吴宏伟再也支撑不住了,失声痛哭起来。李杏云边擦眼泪边说:“孩子别怕,有妈在,再大的坎我们也能过得去!”幸运的是,肿瘤为良性,手术后,吴宏伟脑袋上被缝了18针,看着头上长长的疤,方秀峰呆坐在病床前,满脸愧疚,李杏云更是泪眼婆娑,像是自己身上也动了刀,疼痛不已。
吴宏伟突患重病,李杏云的担子更重,家里仅有不多的积蓄也被用的一干二净。李杏云能省就省,还在小院开了块菜地,养鸡种菜,最大程度减轻方秀峰夫妻二人的生活开支。
一次,李杏云不慎摔倒,导致右手穿透性骨折,当李杏云知道要花费6万多元的手术费时,坚持要放弃治疗,无论夫妻二人和医生如何相劝,坚决不配合,最后只能强忍剧痛采取保守治疗,打上石膏后就嚷着回家,直到现在拎东西都使不上劲。李杏云说:“宏伟带着孩子在上海开销大,不能委屈了她们,我这年龄不用花费那么多钱治病,忍忍就过去了。”
2012年3月4日,李杏云迎来70岁生日,吴宏伟早早开始筹划起来。那天一大早,吴宏伟拿出理发工具为李杏云理发。事后,夫妻二人瞒着李杏云,为她买了套新衣裳,还打了一枚金戒指。李杏云头一次过上如此隆重的生日,嗔怪道:“送那么贵重的礼物干什么,只要你们平安健康,好好工作,就是我这辈子最好的礼物。”
13年来,李杏云和吴宏伟习惯了相互依赖的日子,每当心里有话、出门办事,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方秀峰,而是吴宏伟,李杏云说:“宏伟心细体贴人,有她在心里踏实。”
大爱支撑忠孝皆两全
李杏云虽没有高深学识,但懂得人世最朴实的理,她始终认为,方秀峰对部队最大的忠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孝。
2015年6月,支队筹备上海四岔河和吴家洼两所监狱看押勤务,刚走上参谋长岗位,方秀峰肩上的压力比任何人都大,恨不得吃饭都在哨位上。7月份,方秀峰带领官兵外出学习,连续三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一天夜里,杨政英病情突然加重,李杏云摸黑推着三轮车把杨政英送到镇上卫生院,在病床前陪了三天两夜。每次谈及此事,李杏云十分乐观的说:“方秀峰是国家干部了,干的是扛枪打仗保家卫国的大事,我不能拖累他。”
自从杨政英得病卧床不起,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分离的时间比相聚的时间多。2012年大年三十,李杏云还未来得及准备年夜饭,杨政英突然呼吸急促,在大丰医院被抢救过来,吴宏伟担心李杏云身体,要自己留下陪护,可李杏云坚持不肯,两人僵持不下,而方秀峰因为春节战备值班,不能擅自离岗。本该团圆的年三十,方秀峰坚守在作战值班室,李杏云则带着吴宏伟和孙女在杨政英的病床前熬了一个除夕夜。每次想起那个除夕,方秀峰都止不住流下心酸的泪水。
13年来,这个家困难不断,岳母卧床不起、母亲替他尽孝、妻子术后有病根、一家五口常年分居三地。方秀峰也十分愧疚,就连女儿最大的愿望就是爸爸能带她去动物园,至今也没有实现。想起母亲的劳累、妻子的艰辛,方秀峰也曾动过转业的念头。李杏云得知后,生气地说:“家里得失与部队建设相比微不足道,你把部队工作干好了,我也就满足了!”
方秀峰把对母亲和家庭的亏欠,加倍用在部队建设上。工作中,他始终站在前、干在前,是支队党委信得过,官兵愿追随的好干部、好榜样,先后带领部队圆满完成涉日维稳、世博会、世游赛、亚信峰会、G20峰会等重大安保任务。支队政委朱文标说:“正是因为方秀峰的以上率下、示范引领,支队上下‘不比困难比工作、不讲条件讲奉献’的氛围不断浓厚,官兵扎根苏北的信念更加坚定。”
今年年初,躺在病床上13年的杨政英病情加重,药物治疗基本失去了疗效,在医生的建议下,杨政英做了脑起搏器手术。如今,夫妻二人将李杏云和杨政英接到了上海,李杏云依然不离不弃照顾杨政英,十几年经过多次的生离死别,李杏云和杨政英俨然成了难以割舍的姐妹。
李杏云13年替儿尽孝让儿尽忠的故事从苏北大丰传到了黄浦江畔。母亲节前夕,武警上海总队召开“最美军人母亲”李杏云先进事迹报告会,万余名官兵聆听了这个军家庭背后的故事,总队政委徐国岩少将在号召全体官兵学习这个家庭的感人事迹时说:“面对家与国,李杏云选择了后者,因为在她心里有国才有家。面对忠与孝,方秀峰选择了前者,因为在他的身上对国尽忠也是对家尽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