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英格索兰助力政企机构为“幸福养老”献计献策

时间:2017-05-15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14日电(李佳佳)新时代下的养老模式创新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近日,英格索兰公司(纽交所代码:IR)联合和众泽益志愿服务中心、上海市外企志愿服务联盟及上海申养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了“创・享养老新时代研讨会”,来自政府、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养老机构、企业和专家学者在内的众多嘉宾们,围绕养老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如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探讨和交流,共同为“幸福养老”献计献策。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速,养老已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民生问题。《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亿,几乎是中国人口总数的1/6。据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左右,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始终居于世界第一位,且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而上海则是中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根据2017年3月发布的《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制度》,2016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457.79万,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31.6%。老龄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医养结合、慢病护理、长期看护、社会照料服务体系等诸多方面的需求。为此,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积极探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让更多社会力量及企业“唱主角”,助力老年人“幸福养老”。

  上海市精神文明民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姜鸣指出,上海近期提出了要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目标,而如何让老年人安居乐业则是“卓越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在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中排名最高的前六位分别是:家政服务、医疗服务、助餐服务、心理抚慰、科学养生和精神文化。此外,为老志愿服务也将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企业志愿者的参与,不仅将为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注入更多活力,更将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提供更多选择的可能。

  在针对养老供给侧改革的对话环节,嘉宾们指出,中国的养老模式具有“9073”的鲜明特色,即90%的老人为居家养老,7%的老人从社区接受养老服务,3%的老人为机构养老。老年人除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之外,更注重的是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养老服务要更加精准地定位老年人的需求,做好“供给”对接。随着“银龄经济”时代的到来,养老产业已经受到了来自政府的高度关注,在上海,仅养老相关的提案就占到了政府全年提案的30%-40%之多。上海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未来将会有更多养老相关的政策和惠及养老的具体措施落地,例如在每个街道都设立“社区为老综合服务中心”、养老产业园区规划等。此外,嘉宾们也提到,需要更多地引入企业和社会机构对养老产业发展的参与,并将此作为政府政策的重要补给,推动养老事业更良性、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谈到新时代下的创新养老模式时,嘉宾们表示,养老产业的前景很好、机会很多,但是路并不好走。养老的基本属性是公益性的,因此很难做到完全市场化,即便是在美国、日本、德国这些养老体系相对成熟完备的国家,也拥有强大的政府支持。此外,养老产业面临的一个很大挑战是如何做到市场与保障的结合。老年人的支付能力相对较低,而房地产的高速发展则导致了养老服务成本的不断提高,盈利水平和盈利模式很难实现;养老作为人力资源密集度高的行业,人力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因此,政策支持加市场运营的“组合拳”或许可以更好地应对养老服务的刚需需求。而对于投身养老事业的企业而言,则需要具备三大要素,即足够大的资本量,带有公益性和社会责任感,要有长期回报的预期,需要耐心和时间。对于公益机构而言,则需要将老年人的需求在了解的基础上加以细化分析,并将其转化为专业项目规划设计,做实服务,关注家庭生态,落实关爱老人。因此,面对养老产业广阔的市场机遇和前景,各方都要更智慧地进行资源整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精准的定位、精细的运算和精致的服务。

  英格索兰企业事务与传播亚太区副总裁邓宁表示,“多年来,我们在中国围绕提升能源和资源使用效率、改善食品营养、推进STEM教育和舒适居所四大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活动。今年,我们全新启动的‘英爱颐年’养老关爱项目旨在通过进一步发挥英格索兰的企业资源和技术优势,切实帮助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除了通过此次研讨会搭建高层对话平台外,我们还将发起志愿者为老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带动更多企业和社会公众关爱老年群体,为养老事业的创新、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助力和支持。”


  • 上一篇:红房子母亲节“康乃馨系列活动”甜蜜开场
  • 下一篇:青浦首创党支部开展“感恩母亲节”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