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共青森林公园八仙花主题花园拍照留念。记者 李静 摄
“如果你种植圆锥绣球,只要旱季多浇水、修枝,或者剪掉低处的大枝,就能得到优雅的植株外观……‘拖把头’绣球没有那么耐寒,但依然广为种植……”日前,爱好植物园艺的作家、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谈峥在共青森林公园新开放的八仙花主题花园,为市民游客朗读美国作家特里・邓恩・切斯的 《怎样观察一朵花》中关于绣球(又名八仙花、紫阳花)的内容,带大家一起漫游绣球花的浪漫世界。
这是共青森林公园举办的最近一期“园艺大讲堂”特别设计的环节―――先完成基础授课,再带市民到八仙花主题花园识花、赏花,并邀请文化界人士朗读相关的诗歌、散文、文章典故等,也有市民娓娓讲述自己与花园相关的爱情故事。
迈出课堂,走进园林,融入文化,直抵人心,2015年9月开办至今的“园艺大讲堂”刷出了“2.0版本”。据主办方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朱虹霞介绍,今后,市民可继续在大讲堂学习有关植物和园艺的知识,跟着专家动手实践,还可欣赏并参与朗诵、传统戏曲等形式多样的浸入式活动。大讲堂也会录制视频,供更多无法到现场的市民自学。
花草也是可以“朗诵”的
八仙花的种植史很长,也很常见,但一直不温不火,近年来才逐渐成为园艺和市民家庭用花的新宠。日前,共青森林公园开放沪上首个八仙花主题花园,40余个品种的八仙花填补了春夏交接之际的花卉空当。公园和“园艺大讲堂”邀请两位专家讲授 《八仙花品种介绍与养护修剪》和《八仙花在园林中的应用》,图文并茂,旁征博引,引得市民赞叹。
家住杨浦的刘阿姨说,她1983年第一次见到绣球花时就被惊艳到了。退休后她在家养了月季、文竹等,一直很想养绣球花,“这次在讲座上学到很多种植知识,这个秋天就可以在家种起来了”。另一位听众罗家琦说:“专家的讲解和现场介绍,让我们开了眼界,激发了对花卉和植物的兴趣,同伴们都很喜欢。”
而后在八仙花主题园的文化活动,更是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驻足。
谈峥在家养了很多花草,也常常写一些关于植物的文章。这次他提前做足功课,选定特里・邓恩・切斯写八仙花的文章朗诵,自己也陶醉其中:“今天的活动一方面是知识性的,另一方面也饱含文化和审美因素。融入文化和历史的园艺讲座使市民陶冶了情操,丰富了大家的精神世界。”另一位朗读者、律师廖潇歌感慨,讲座和朗诵的互动让大家更加了解花卉植物的“前世今生”,“这就是普通生活中的‘诗与远方’吧”。
“园艺大讲堂”办了400多场
自2015年下半年至今,“园艺大讲堂”已办了400多场。全市每个区每月至少有一处公园、绿地等会举办一场,各区每年至少有12场。共青森林公园、上海植物园、辰山植物园等几家大型公园是主力教学点,每月少则一次,也有一月几次的科普、导赏、植物文化类活动。“现在园艺太火了,市民热情非常高。每有课程上线,名额几乎都是几分钟内就被抢空。”朱虹霞说,讲堂内容涉及养植、插花、春节时的剪窗花、药食同源植物、盆景、微盆景、水培植物、多肉植物等。
随着越来越多市民热衷于园艺和植物养植,“园艺大讲堂”目前已增加开课频率,各公园绿地也有系列活动,按照季节、市民关切点等开办有针对性的讲座,同时丰富授课内容,比如请园林设计师带市民游园赏景,指导市民在欣赏的同时看门道、听故事、品记忆等,也有古典园内的昆曲欣赏、春季赏花季的旗袍布料上的花卉识别等文化活动。(文汇报记者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