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上海银监局首发《2016年度上海市普惠金融发展报告》

时间:2017-06-15

  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15日电(许兵)上海银监局近日发布《2016年上海市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报告从覆盖面、服务可得性和客户满意度等三个维度对上海市的普惠金融发展状况进行总结,用数据和案例展示了上海市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三农”、特殊人群等普惠金融领域的工作成果。

  据了解,报告涵盖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小贷公司、典当行以及其他新型金融组织的普惠金融业务,得到了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证监局、上海保监局及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是金融监管部门首次从金融全业态的角度反映区域普惠金融发展状况。

  报告显示,上海市普惠金融取得七个方面的成绩。

  第一,金融基础服务实现地域全覆盖。截至2016年末,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数量4120个,同比增幅23.35%;平均每900人拥有一台ATM自助设备,每20人拥有一台POS机,自助设备的布放密度走在全国前列,金融服务覆盖至全辖109个乡镇及1569个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机构空白乡镇数零、基础金融服务辖内全覆盖。上海银监局及时向银行发布上海市新建成大型居住社区具体名单、地址及建成入住情况,鼓励银行结合年度机构设立计划,为社区提供金融配套服务,并按规程加快此类网点审批。截至目前,近两年新建成的大型居民社区中,77%的社区已获得主要银行入驻。

  第二,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得到提升。截至2016年末,上海辖内有贷款余额的小微企业约23.58万户,约占小微企业总数的30%,贷款覆盖率同比提升6.8个百分点。2016年,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的扶贫贷款6.66亿元,余额8.20亿元;发放产业扶贫贷款70.06亿元,余额42.62亿元,合计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万人次。通过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上海市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等群体自主创业等合计金额22.45亿,支持就业人数2万余人。上海证券业金融机构累计在农村地区设有38家分支机构,提供金融及产业发展规划顾问服务,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储备贫困地区企业股票发行及新三板挂牌项目,2016年共协助69家小微企业和1家涉农企业挂牌新三板。上海保险业通过保证保险累计为1028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36.13亿元银行贷款提供支持,为18万余农户提供205.31亿元保障金额,赔款3.60亿元,受益农户8.57万户,水稻、小麦、油菜、生猪、能繁母猪、奶牛、公益林保险覆盖率达100%。

  第三,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多元化。传统和新型、大型和小型、线上和线下金融组织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协同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实现综合化、一体化服务。截至2016年末,辖内银行业机构共设有3家小微企业专营分行,121家持牌专营支行,115家转型专营支行,13家以支农支小为市场定位的村镇银行,7家汽车金融公司,1家消费金融公司,其他机构包括130家小额贷款公司,253家典当行,2100多家融资租赁企业。各类机构共同参与打造“普惠金融服务命运共同体”,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经济、助力多点消费需求。

  第四,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截至2016年末,上海建立信用档案的中小企业数量为93798家;征信机构备案和许可工作持续推进,截至2016年末,上海共有30多家企业征信机构完成了备案程序并获发《企业征信业务经营备案证》。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上海银行业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信息查询平台”开通查询平台APP,增加银企在线互动功能,疏通银企沟通渠道,解决银行对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基本实现了与有关依法行政的信息共享,发挥联合惩戒功能,不断推动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第五,普惠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各项中小企业财政贴息、风险补偿和考核激励机制,引导金融资源优先和集中投向最需要融资支持的小微、“三农”等薄弱领域。同时,加强信贷、产业、财税、投资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差别税率、先税后补等财税政策工具,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于2016年6月2日成立,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批量无抵押信用担保贷款。上海银监局细化和改进差异化的监管政策框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信贷计划、拓宽服务渠道、优化网点布局、丰富服务手段、支持创业创新,促使金融资源优先和集中投向小微企业和科技创新领域。辖内保险机构持续加大对农村保险服务网点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投入,成立了上海市推进农业保险工作委员会,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农险基层服务体系。上海市金融办发布上海市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办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上海市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专项监管指引等各种监管政策,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倾斜。

  第六,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断得到重视。上海金融业不断优化普惠金融生态体系,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近年来上海银行业、证券、保险监管部门在加大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力度、培育公众金融风险意识、妥善处理金融消费纠纷,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强化普惠金融宣传等方面持续开展了工作并取得成效。上海银监局连续4年举办以“助小微、强服务、防风险、惠民生”为主题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每年宣传月期间都有近2500个银行网点参与,年累计接待小企业咨询超过4万批次。上海证监局全年指导辖区各同业公会处理“12386”热线转办投诉纠纷626件,促成355件达成和解,和解率达57%。2016年,上海保监局共受理消费投诉310件。

  第七,上海市普惠金融服务社会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贷款服务开辟绿色通道,推出小微金融服务办理时限承诺,据统计,在沪中资银行中,授信回复时限在1-3天的银行占比达75%。沪上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达到92.66%,连续4年达到银监会的标准要求。另据上海市中小企业办调查统计,2016年四季度,上海市小微企业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5%,为历史高点,反映商业银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报告显示,上海市普惠金融产品不断丰富。银行业、保险、证券及其他新型金融组织通过金融创新,丰富金融产品,产品业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亮点频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环境得到持续优化。上海银行业通过积极推行无还本续贷业务、开发“小微手机银行”随时满足支付结算需求、探索研究投贷联动业务,积极推广针对低收入人群的小额贷款、鼓励开展动产质押贷款业务、开发对社会办医的金融支持、开发适合残疾人特点的金融产品,引导设立无障碍银行服务网点等方式满足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开展上海银行业万名员工手语培训计划,来自29家银行的600余名一线员工取得了手语培训合格证书,为听力残疾人和言语残疾人提供优质的银行服务。上海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扶持各类涉农主体利用期货市场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已有5家期货公司参与“农业+保险+期货”业务试点。上海保险业创新开发专利质押融资保证保险产品,完善专利保险服务体系,农业保险创新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首创农业品牌质押保险。

  报告认为,遵循数字普惠金融的原则与趋势,互联网对普惠金融的促进效应日益显著。截至2016年末,上海银行业布放自助设备(包括等同POS功能的自助设备)117.5万台,非现金交易笔数419.5亿笔,其中手机银行、PAD银行等移动设备交易笔数达151.85亿笔,同比增长133%。互联网小微信贷产品不断丰富。上海银监局引导上海银行业创新小微企业服务产品,指导辖内银行机构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改进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探索对接外部数据资源,提升客户挖掘、信息采集与分析能力,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与“互联网+”的融合。在沪保险公司结合物联网、GPS、GIS技术,借助农民一点通、APP、微信等平台实现自动承保理赔、保单精准落地。(完)

  • 上一篇:浦东首批试点民宿项目本月拿齐证照
  • 下一篇:蝉联“最佳手机银行”国际大奖 招行APP“独门武功”引领智能金融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