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长三角近郊探索:湿垃圾养虫前景如何?

时间:2019-04-17

    新华社上海4月14日电(记者杜康、吴宝澍)垃圾分类后,湿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方式成为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上海、浙江等地一些企业用剩菜剩饭、果皮菜叶养虫,能否兼顾湿垃圾处理和经济效益?

    在沪郊崇明建设村,上海冬臣昆虫养殖公司租借了村上流转的20亩土地用来处理镇上的湿垃圾。餐厨垃圾经粉碎后,掺上麸皮用来饲养黄粉虫。目前湿垃圾日均处理量在8吨左右。虫子养在箱盒中,虫卵历经75天发育周期后长成幼虫,烤干得到的干虫蛋白质含量很高,可用于做饲料。据其董事长王兆赓介绍,“一吨干虫售价可达2万多元。”

    事实上,不仅是黄粉虫,红头蝇蛆、黑水虻等多种虫类均有养殖案例,用于处理湿垃圾。王兆赓介绍,除了幼虫经烤干或冷冻工艺后出售,虫粪还可以用来做有机肥,目前已被当地的一家蔬菜种植商尽数订购。

    通过养虫来处置湿垃圾,是一种好方式吗?

    目前湿垃圾主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建设大型集中处理装置无氧产沼,日均处理能力可达几百吨;通过小型生化处理装置进行分散处置,日均处置能力从几百公斤到几吨不等。

    已有的湿垃圾处置方式各有利弊。崇明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陆瑾介绍,“集中处理装置投资大效率高,适合中心城区,但不适合崇明。崇明区由岛组成,居民居住分散,集中处置的运输成本高。”而生化装置的问题在于,处置过程中会有废水、废气、渣料产生,“一方面废水、废气的处置成本不低,另外,渣料不能直接用作有机肥,还需进一步处置。”

    无论是沼气沼渣,还是生化处理后的渣料都需另做处置。王兆赓介绍,湿垃圾如果用来养虫,基本没有渣料产生。

    不过通过养虫来处理湿垃圾,从管理角度,陆瑾有点担心环境影响,“养殖是否会有废水产生?有异味吗?是否有相应的处理装置?虫子是否方便管理?”

    “目前湿垃圾中的水分由麸皮吸收调和,养殖过程中不会有废水产生。”王兆赓说。从现场来看,上海冬臣昆虫养殖公司还未安装废气处置装置。

    “湿垃圾日均处理量达到几十吨的时候,对环境的影响会显现出来。标准厂房下,封闭环境中,虫子养殖难免有味道。此外,如果幼虫采用冷冻技术加工,而非烤干工艺,需要经过清洗,就会产生废水。”浙江嘉兴溯源科技公司技术负责人张海忠介绍,长期来看,规模化养殖还是要配套废气、废水处理装置。嘉兴溯源科技公司长期用湿垃圾养殖红头蝇蛆。

    通过养虫来处置湿垃圾,是一个好生意吗?

    王兆赓和张海忠在养虫过程中,都曾遭遇用地问题——养虫方式处置湿垃圾,用地面积偏大。以上海冬臣昆虫养殖公司为例,目前日均湿垃圾处理量约8吨,需要用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张海忠根据养殖红头蝇蛆的经验估算,如果达到日均100吨的湿垃圾处理能力,则需要占地面积约20亩。“湿垃圾养虫比较难落户中心城区,更适合设在远郊等土地资源丰富的地方。”王兆赓说。

    养殖的虫子也面临销路问题。张海忠尝试养殖红头蝇蛆两年后,目前处于停产阶段。张海忠算了一笔账,之前公司日均湿垃圾处理量为15吨,日均干虫产量只有500斤,“量太少,难以找到稳定的大客户。”张海忠建议,日均湿垃圾处理规模最好不低于50吨。此外,一些个体户养殖蝇蛆,“他们不用雇人,也不用安装环保设施,成本低,拉低了干虫的市场售价。”

    用湿垃圾来养虫,作为一种资源化利用方式,目前来看还在尝试中。“探索过程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协商好,不论是土地,还是获得充足的湿垃圾原料。”张海忠说。

  • 上一篇:聚焦“社区嵌入式养老”,上海将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 下一篇:锦江乐园夜市又添沪陕美味 品尝四地美食+免费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