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傅文婧4月20日报道:如何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水平,如何激发他们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4月19日,长三角研究生双创实践基地在上海电力大学签约成立,将为沪苏浙皖50万在校研究生提供“服务区”和“孵化器”。
“一个斯坦福能带出一个硅谷”,上海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李明福谈起产学研结合深有感触。他说,硅谷成功的最大启示,就是政府与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不仅要进行资源上的“相加”,更要进行机制、产业、资金、技术上的“相融”,让更多的“发明”变成“产品”、“学者”变成“创业者”。我们在这里召开长三角融合共建研究生双创实践基地推进会,就是要顺应国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立足扬中、放眼长三角,加速区域内人才、智力、技术等要素的交互流动、对接融合,为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植下最优的种子、施下更多的养分。
2018年,上海电力大学依托自身能源电力学科特色,联动我国电气工程岛――扬中高新区,建设成立了“上海电力大学扬中高新区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基地以企业的技术难题和实际需求为导向,鼓励在校研究生有针对性地申报项目,推动企业与研究方的精准对接,打通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通道,得到了长三角中国高校、企业机构的关注和积极参与。
据了解,扬中高新区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2018年成立一年来,已有26个课题成功结题并通过专家评审,3个课题组在与企业洽谈下一步合作事宜。为在先期运行的基础上拓展和延伸,4月19日来自苏州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及多家企业、机构共同签约组建长三角研究生双创实践基地,共同融合推进产学研实质结合。
扬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黄子来表示,共建研究生双创实践基地,将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校地、校企合作新模式,代替传统的“一对一”合作模式。以企业的技术难题和实际需求为导向,鼓励基地研究生有针对性地申报项目,推动企业与研究方的精准对接,打通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通道。
上海市学位办主任束金龙表示,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研究生是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如何真正有效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关键还在于产学研结合,通过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真正有效实现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20万元!我们觉得太兴奋了!”借助于长三角研究生双创实践基地,上海电力大学动力工程专业2017级研究生关昱团队的项目通过专家评选,获得了该基地首批优秀研究项目一等奖的20万元奖励,为双创项目找到了企业婆家。“通过这一平台,我们的项目还联系到了江苏大学的研究生团队,他们的实验体系刚好是我们急需的,这为我们联合攻关拓展了空间。”长三角研究生双创实践基地将搭建起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的平台,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大学的人才资源和科研优势,精准对接、直接服务于高新技术企业,构建1+1+N(即高校+政府+N个企业)的合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