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携手维护生命共同体 第38届上海“爱鸟周”开幕

时间:2019-04-20

晨光夕阳里,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麻雀或在枝头叽叽喳喳觅食嬉戏,或在房檐线杆上安逸栖息……

作为野生动物之一的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护生态平衡,丰富全球及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物种。

在上海,一项全民参与的爱鸟护鸟活动,至今已举办了37届。

作为上海规模最大的全民爱鸟活动,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主办,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上海辰山植物园承办的第38届上海“爱鸟周”如期而至。

明确“爱鸟周”法定地位

上海地处东海之滨,长江的入海口。临江濒海的地理位置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约有上百万只候鸟在此迁徙、停歇和生活。

然而把时钟拨回改革开放前,对于鸟儿而言,上海却是另一番光景。

“改革开放前,人们将逮住的禽类出口国外,作为食品出口的一部分。”原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谢一民回忆,当时上海以经济利用为主,捕鸟是资源开发的有序利用,也是副业生产的一种方式。

唯有“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才可让鸟类得到繁衍生息的机会。谢一民说,春天是鸟类的繁殖时期,不打三春鸟,才可使其种群数量得以增长和恢复。这也是上海当时的护鸟措施之一。

但彼时,相关法制框架仍相对薄弱,“不打鸟”对一些人而言只是一个没有约束力的“口号”。

树立保护鸟类的观念,履行相关国际协定,维护自然生态平衡,1981年,中国国务院批转了林业部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报告,要求各省、市、自治区都要认真执行,并确定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在此期间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1986年,中国与日本、澳大利亚相继签订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加深了国际鸟类保护的合作。

1992年,我国颁布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进一步确定了“爱鸟周”法定地位。

1993年,《上海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颁布,其中,四声杜鹃、赤翡翠、绿啄木鸟、白头鹎、棕背伯劳、黄鹂、八哥、灰喜鹊、喜鹊、乌鸫、震旦鸦雀、短翅树莺、寿带、大山雀等14种鸟类赫然在列,至此野生鸟类保护有了进一步的法律依据。

根据上海自然资源状况,上海林业主管部门确定,每年基本在4月的第2个星期,选择大型的公园绿地或大众场所举行全市“爱鸟周”启动仪式,全市各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将在启动仪式之后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爱鸟周”宣传活动。

“理性”爱鸟在沪蔚然成风

30多年来,“爱鸟周”活动经历了一个发展、壮大的过程,形式和内容都逐渐丰富,从最初的关注濒危物种,向关注身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转变;从单一物种保护,向生物多样性保护转变;从政府主导向越来越多的市民团体参与转变。

通过公益广告播放、举办摄影展览、开展观鸟大赛、举办生态道德教育研讨会、举行“自然笔记”比赛、表彰先进个人等各种方式,“爱鸟周”的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宣传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已然成为上海生态文明宣传的一块牌子,吸引了一批来自企业、社区、高校社团、社会公益组织、学校教师等热衷于野生动物保护群体的热情参与。

经过多年“爱鸟周”的熏陶,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拒绝观看“笼养鸟”,而是选择通过亲近大自然的方式,“克制”地观鸟、爱鸟。

2004年,在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指导下正式注册的二级社团――上海野鸟会成立,主要开展上海及周边野生鸟类资源调查和监测、野鸟救助、观鸟推广与相关鸟类及其栖息地保护的科普宣传工作。

“每逢周末,野鸟会就会组织市民到户外进行观鸟活动。通过望远镜用心观察、辨识鸟类。”上海野鸟会会员姚力因为一次鸟类调研活动,看到了“特别美,特别大”的白鹭,自2002年起对野生鸟类念念不忘。

“观鸟是打开自然之门的一把钥匙。”姚力认为,鸟类是比较容易见到的大自然生物,观鸟可以找到对自然和野生动物的兴趣所在。因此,野鸟会更强调“观鸟”而非“关鸟”。

“爱鸟周”成为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载体,调动了全社会支持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借助各类活动,一大批基层的爱鸟市民脱颖而出,成为上海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多年来,这批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奥运会、世博会保障野生动植物资源行动中,是全体市民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和上海爱鸟文化的时代缩影。

除了爱鸟,上海还“爱屋及乌”,不断加大对鸟类栖息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上海通过对浦东南汇东滩、奉贤边滩和崇明岛湿地进行保护,并设立禁猎区,正逐渐实现这一目标。

近几年来,随着绿地、林地建设和湿地保护工作不断深入,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目前上海拥有林地12.06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3平方米,湿地保有量维持在46.46万公顷以上。这些“绿意”也为鸟儿的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社会各界不断组织开展诸如“爱鸟周”这样的爱鸟护鸟活动,上海市民与鸟儿和谐共处,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自然友爱之歌。

本届“爱鸟周”亮点

启动仪式:

第38届上海“爱鸟周”活动主题是“关注候鸟迁徙维护生命共同体”。

启动仪式于4月20日在上海辰山植物园举行。

启动仪式包括生态展示、优秀表彰、社会发动三个方面,展示上海的生态保护概况、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果,以及社会各界对包括鸟类在内的本土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关注和参与热情。

生态展示方面,“自然上海”宣传片从驿站、家园、秘境、保护等四个角度讲述上海自然禀赋、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生态保护的现状,展示了上海2400万市民与484种鸟类、44种兽类、50种两栖爬行类动物们和谐共处的景象。

启动仪式当天,第四届自然嘉年华活动同步启动。本次嘉年华主题是“自然,让生活更美好!”。近50家环保社团、机构参展。以自然体验活动、自然市集、自然朗读亭的形式,让公众直接参与互动体验,拉近公众和自然之间的距离。

其他活动:

第14届市民观鸟大赛

4月27日在世纪公园举办市民观鸟大赛,通过网络等媒体发布市民观鸟大赛信息,组织赛前观鸟培训和讲解,组成多支市民观鸟队伍,共同比拼观鸟水平。

市民观鸟体验系列活动

4月14日在共青森林公园举行观鸟体验活动,招募近70组亲子家庭参加此次活动。

市民观鸟体验活动自2016年5月启动,已有近1000名市民参与了36场观鸟活动。

今年,上海相关单位将持续组织11场市民观鸟体验活动,让更多市民有机会在专业观鸟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公园绿地、郊野林带、滩涂湿地,寻找“沪上我最喜爱的鸟”。

“爱鸟周”知识竞赛

“爱鸟周”活动期间,通过多家微信公众平台,组织“爱鸟周”知识答题竞赛活动,向公众普及鸟类知识。

2018护飞行动全面出击

2018年度,在开展春季和秋季两次鸟类保护专项行动(季风行动18春和季风行动18秋)中,共组织本市野保执法人员出动5294人次,1363车次;检查餐饮企业、花鸟市场、农贸市场和古玩市场4436次,宣传1388次;拆除各种非法捕鸟网具960张。共出具《野生动植物物种鉴定证书》管理部门意见61份,涉及案件53件,其中刑事案件52件,行政案件1件。

典型案例一:

2018年4月20日,何某在崇明区庙镇镇窑厂鸽笼港西侧北沿公路北侧废弃鱼塘内摸河蚌,在茭白丛中发现一个鸟窝,大约有十多个鸟蛋,出于好奇心,何某将鸟窝与鸟蛋一道放入自己车斗中,随后前往新村乡继续摸河蚌,被巡逻的新村乡派出所民警发现车斗中的鸟蛋,即通知在该区域巡查的林业专业巡查队前往处置,经清点共有14只鸟蛋,初步鉴定系目鸟蛋,是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随后新村乡派出所将案件移交区林业部门,区林业部门根据何某违法事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46条的规定,对当事人何某罚款人民币1400元。

典型案例二:

2018年9月5日清晨,根据市民反映的线索,崇明区林业部门组织林业专业巡查队、陈家镇林业养护社中野生动物保护检查员开展守候伏击行动,在陈家镇拆迁区域新桥村等地抓获疑似利用翻网捕捉野生鸟类的薛某、蒋某、龚某3人,巡查队人员即拨打110报警,陈家镇派出所民警随后在薛某家中搜查出野生鸟类293只,蒋某家中23对鸟足,龚某家中9只野生鸟类。经上海野生动植物鉴定中心鉴定,1只红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它鸟类均是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薛某和蒋某被公安机关刑事立案,龚某由林业部门立案给予行政处罚,当事人龚某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内非法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属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46条的规定,对当事人龚某罚款人民币2700元。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控

2003年以来,非典型肺炎(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人兽共患病不断爆发,对我国公共卫生安全、养殖业发展和野生动物资源造成了巨大损失。野生动物源人兽共患病不仅严重威胁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种群安全,还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逐渐提上政府工作日程。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2005年3月15日,原国家林业局组织召开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和体系建设工作,上海市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也肇始于此。

在国家林草局、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一个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省级监测中心站)、各区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野外监测站、技术支撑单位构成的监测防控组织架构已初具规模;覆盖全市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驯养繁殖和贸易场所、公园绿地等区域的5个国家级监测站、52个市级监测站组成的监测网络基本建成,并按照“八个一”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监测站基础建设。截至目前,上海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覆盖面积达到1020.94平方公里,野外巡查路线总长度达623.6公里,组建了200余人的专兼职野外监测及管理队伍。

为切实提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高效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全市57个监测站全面启用“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监测日报告信息的网络加密传输和监测站基础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截至2018年,全市各级监测站共上报监测日报告信息62000余份;积极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工作,共采集并检测各类野生鸟类禽流感样品22515份,并检测十余种禽流感病毒亚型,以此为基础建立的野生鸟类禽流感数据库,为大数据分析和疫情的溯源排查、主动预警等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极做好节假日应急值守和野生动物异常处置工作,近年来,全市共发现并处置野生动物异常情况14起,处置异常死亡鸟类1109只,同时积极配合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处置工作,在H7N9禽流感病毒溯源排查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爱鸟周”大事记

1982年上海市第1届“爱鸟周”活动暨“爱鸟周”动员大会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举行。

1989年在上海市第8届“爱鸟周”活动召开期间,上海市青少年“爱鸟周”开幕式在普陀区光新路第二小学举行。上海美国学校派出20名外籍师生参加了这次活动。

1996年在上海市第15届“爱鸟周”活动召开期间,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春游观鸟知识竞赛,60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活动。

1998年在上海市第17届“爱鸟周”活动召开期间,举办“南贝尔杯”青少年我爱野生动物作文竞赛,共收到10多个省区市1万多名青少年5000多幅摄影作品和近4000篇作文稿件。

2000年在上海市第19届“爱鸟周”活动召开期间,13家单位联合举行“抵制食用野生动物科普宣传行动日”活动,10所野生动物保护特色教育学校宣告成立。

2001年开展上海市“爱鸟周”20周年纪念活动,野生生物守望者网站开通。

2002年举办上海市第21届“爱鸟周”,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揭牌。

2009年上海市第28届“爱鸟周”启动,全市3.8万家餐饮企业、50万从业人员发出“拒烹野生动物,提倡饮食新风尚”的倡议。

2012年上海市第31届“爱鸟周”启动,上海首家“自然笔记”工作室在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揭牌。

2014年上海市第33届“爱鸟周”启动,举办“发现上海野趣”展览会,选取了15个野趣点参展。

2016年上海市第35届“爱鸟周”活动开幕,启动“沪上我最喜爱的鸟”评选,“上海野鸟”APP正式开放下载。

2018年上海市第37届“爱鸟周”活动启动,历经一年多的“沪上我最喜爱的鸟”评选活动已阶段性完成,宣布最受公众喜爱的10种鸟名单。

  • 上一篇:第二届进博会国家展有望延展10天 面向全国开放
  • 下一篇:合肥、上海两地城市轨道交通二维码乘车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