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上海各文艺院团争分夺秒排练 备战和冲刺十二艺节

时间:2019-05-04

“五一”小长假,上海沪剧院难得不演出,沪剧院院长、《敦煌女儿》主演茅善玉却在“加练”――每天下午3点跑步5公里,“前段时间我太累了,体力有些跟不上。跑步能帮助练气,我要以最好的状态出现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竞演舞台。”

十二艺节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51台剧目在上海的19个剧场上演,上海文艺院团将之视为向全国同行交流的绝佳机会。小长假期间,剧组过着实打实的“劳动”节,在舞台、排练厅争分夺秒加紧排练,向十二艺节冲刺。

好戏是改出来的

“驴的眼睛是不是绿色”“刚提到‘樊锦诗’扔下背包就进洞窟,怎么一转身她又有背包动作,包从哪里来的”……边跑步,边思考观众意见,已成茅善玉下意识反应。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之作,每一次掌声背后都有创作者辗转反侧的身影。

“打造精品,不能有任何瑕疵。”观众意见,茅善玉始终放在心上。《敦煌女儿》写樊锦诗初到敦煌,晚上出门被驴惊到。茅善玉专门又打电话,向樊锦诗确认这段往事中驴眼睛究竟是什么颜色。观众“挑刺”唱词与字幕对不上,茅善玉直面问题,“有时候是唱词已改,字幕忘记调整;有时是我口误。总之十二艺节前,我们会把瑕疵都改掉。”

唱得投入,飙高音拖长腔,容易引发观众满堂彩。可为整部戏节奏流畅明快,茅善玉主动减少《敦煌女儿》冗余唱段,“好听但对戏没有帮助的唱段,毫不犹豫砍掉;能说清事,四句唱词变成两句,精雕细琢每一分钟,到了‘咬文嚼字’程度;老年时我的声音将更压低,与青年时的明亮形成反差。”

5月2日―5日,上海昆剧团在香港演出全本《临川四梦》。行前,针对《浣纱记传奇》十二艺节展演的最后一次剧本修改讨论会,剧组争得热火朝天,从昆曲“南北合套”确立时间,戚继光等配角定位到梁辰鱼等主角情绪转换设定,逐一检视。“每个细节都扎实,才能搭建起一台好戏。”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香港回来后,全团不休息,立刻投入《浣纱记传奇》修改排练。

观众是真正的试金石

4月26日、27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追梦云天》在美琪大戏院演毕,这几天转战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不同的是,美琪舞台极为酷炫,巨幅LED冰屏半悬在空中,高低错落的四面冰屏构成一个既现代又科技感十足的戏剧空间;现场影像采集手法近距离“放大”演员微表情,“我们担心能否被接受,没想到观众都表扬很现代、很时尚。”而“五一”舞台,冰屏和现场影像“消失”了。制作人王珏坦言,“空白”舞台考验演员吸睛力,几场演出下来,演员配合越发有默契,有感染力,反响超出预计。

金杯银杯不如观众口碑。4月30日、5月1日《新龙门客栈》,5日《七侠五义》,上海京剧院忙完“五一”3场大演出,9日起在闵行、金山演出4场《北平无战事》。5月12日、5月23日,《敦煌女儿》将亮相奉贤和松江,“郊区和校园演出点场地小,整体舞美装置相对简化,我们常叫‘赤膊舞台’。”茅善玉反而跃跃欲试,“它更能反映演员们精神状态与演出质量,不借助声光电辅助,观众的掌声依旧响起来。来自基层一线的反馈也促使我们思考高雅与通俗的问题,比如‘数字敦煌’台词偏学术,现在做了调整,不偏离樊锦诗的大学者风范,字字句句有逻辑、有思考、有深度,老百姓又能够理解明白。”

在演中改,在改中演,好戏引来观众自发宣传。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年度大戏《那山有片粉色的云》经过去年试演、多次打磨提高,“五一”剧组扑在排练厅,备战十二艺节展演。该剧聚焦以彝族少年阿鲁为首的一群留守儿童,通过孩子对亲情和陪伴的强烈渴求,表达爱与温暖的主题。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倾听小观众的声音,《那山有片粉色的云》剧组用心定制“移动粉云”,以适应不同的演出舞台条件,让作品深入学校。在嘉定影剧院两场演出,880个座位坐满小学生。暗场时,景片移动变化营造溶洞环境,吸引孩子好奇的目光。为了看得更加清楚,坐在后排的小观众忍不住都站了起来,鼓掌叫好,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书本上没有的体验。看完试演,上海嘉定区实验小学五(8班)学生郁盛怡说,“我要好好学习,让祖国变得更加美丽富强,不再有贫困地区,不再有留守儿童。”

“中点”而非“终点”

十二艺节开幕在即,“五一”期间,《追梦云天》演员以舞台为家,导演和舞美根据4月底研讨会建议,埋头于书桌,继续完善方案。王珏把参加十二艺节竞演视为“中点”而非“终点”,“奖项重要,但打磨精品,绝非只冲着拿奖。今年国庆《追梦云天》将融入专家金点子再次与观众见面。”《追梦云天》出品人、上话总经理张惠庆表示,透过戏剧这个载体,《追梦云天》期望能带观众走进这个神秘行业的成长路径,窥见几代中国民航人在圆梦路途上的苦与乐以及从未泯灭过的初心。

今年1月至今,《北平无战事》剧本数易其稿,唱段唱腔不断调整,方孟敖饰演者变为老生演员蓝天,角色逻辑线索更加饱满,场景也从写实偏转为写意,目标直指国庆舞台。电视剧《北平无战事》是观众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北平无战事》被搬上京剧舞台的消息一公布,即获得广泛关注,吸引诸多非京剧戏迷走进剧场。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吕祥表示,十二艺节期间,全国各地专家与戏迷云集上海,提供了最佳展示平台,“我们将时刻关注现场与网络对《北平无战事》反馈,积极吸纳真知灼见持续打磨,让剧作在国庆长假以更好面貌呈现给观众。”

《敦煌女儿》创排历时八年,茅善玉始终在思考如何改进,她希望《敦煌女儿》成为常演常新的经典,“演得多才能留得住,只要还在演,就有提升空间。”

  • 上一篇:安全放映9万余场的“最强放映员”凭借技术让李安为他点赞
  • 下一篇: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话剧《中流击水》在上海嘉定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