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上海网3月31日电(姜炜星 陈少国)金山区教育局在开展街镇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实验时,以廊下镇为试点单位,开展了《宅基学习点建设,打造15分钟学习圈的实验》,打通农村终身教育最后一公里,为满足上海远郊农村地区居民的终身学习需求提供了“金山经验”。据了解,“15分钟学习圈”就是让村民步行15分钟就能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和参与社区学习。日前,“15分钟学习圈”在金山区多个街镇试点推广,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据廊下镇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张亚芳介绍,廊下镇社区学校与镇文明办结合农民居住以自然宅基村落为主的特点,联合建设形成了镇社区学校――村、居教学点――宅基学习点“三位一体”的社区教育格局。在15分钟学习圈内设立了36个宅基学习点、26个健身点、14个村居活动室、6个企业学习点、6个农业实训基地、2个民俗文化体验点,拥有12支志愿者服务队。
据悉,“15分钟学习圈”成立以来,围绕群众实际需求,将学习点从学校搬到了宅基头、田头、班组,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类学习活动,满足了不同层次村(居)民的学习需求。形成了道德传承、家庭教育、平安守护、科普养生、文明引领、廉政宣传、文化娱乐、综合服务等8大块教育内容。以“巡展、巡讲、巡演”的方式,通过讲故事、演小品、情景剧、说案例、戏曲舞蹈、体育竞技等形式呈现,使居民们在娱乐中接受教育,提升文化品位。
“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孩子们又经常忙于工作,我们老年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精神空虚,感觉跟社会脱节了。现在,每周相约宅基头,在家门口就有很多学习娱乐活动,大家常聚在一起聊家常、听故事、学弹唱、听戏曲、了解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活动太丰富了,感觉自己又变年轻了。” 参加在特色民居夏阿姨家宅基学习点活动的一位老人激动的说。
张亚芳说,15分钟学习圈已成为村民群体活动的重要载体,成为村民议政论事的“朋友圈”,学习生活的“聊天群”,吹拉弹唱的“大舞台”,一批富有特色的《宅基公约》、《楼组公约》相继制定,打通了农村居民终身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