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抚顺路上的法国梧桐 种楠 摄
这几天,上海街头一派春光,温暖的阳光下,花朵开得姹紫嫣红。唯独有一样东西令人烦恼,那就是到处乱窜的悬铃木(俗称法国梧桐)飞絮。这些棕色的小家伙纷纷扬扬落在人身上、钻进车窗里,让敏感人群“涕泪横流”,直呼“命是口罩给的”。
每年春季,法国梧桐果毛“下雨”和杨柳飘絮“飞雪”,总是热议的话题。在上海,绿化部门一直在尝试各种方法控制这两类“春天的烦恼”,杨柳飘絮治理已卓有成效,但对于街头多达30多万株的法国梧桐,还没有找到“完美之策”来消灭果毛。
虽然有小瑕疵,但夏有浓荫秋有落叶的法国梧桐,仍是这座城市最合适的行道树种。与此同时,上海主要行道树品种已达48种,一些新品种行道树已在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时种植,减少飞絮烦恼。
新民图表
集中下起“毛毛雨”
在上海街头,高大的法国梧桐是一景。据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数据,本市110万株行道树中,约28%是法国梧桐,总量约为30余万株。在内环以内的中心城区,法国梧桐栽种量更是占70%。徐汇、静安等区的许多法国梧桐,胸径都已达40-50厘米,树冠合拢成拱形,夏天遮天蔽日,仿佛一条条“清凉隧道”。
每年四月初至五月初,法国梧桐果球在一定温度下炸裂吐絮,暗黄色的团状果毛像小降落伞随风飘落,这也是它繁衍的一种手段。同时,新长出来的雄花序也会散落一些花粉,与果毛混合成一团团毛絮状的物体,令人喷嚏连连、避之不及。
图说:飘舞飞下的法国梧桐飞絮成了春天的烦恼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
这种在绿化人看来很正常的植物生长现象,却给市民带来了很多烦恼。家住徐汇的吴女士表示,夜跑路段沿线全是法国梧桐,这几天下起了“毛毛雨”,夜跑时鼻腔像针扎,隔天早上就有黄痰,原来是呼吸道过敏了。各大医院里,不仅呼吸道过敏人群数量多,就连五官科医院都来了一些眼睛里飘进法国梧桐絮的病人。
有市民觉得,今年的法国梧桐飘絮特别严重,尤其是进入五月,“毛毛雨”似有越下越多之势。绿化专家表示,这与五月上旬天气晴好密不可分。“法国梧桐果毛晴天飘落较慢,遇雨则会很快吸水掉落,每次下雨就冲刷掉很多。去年五月初,几乎都是阴雨天,而今年天气特别好,所以会感觉果毛多一点。”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技术指导科专家杨瑞卿说。
修剪妙计有短板
轻如“飘絮”的小问题,背后却是“人与自然矛盾”的大议题。面对飘絮,一些观点认为树是为人服务的,应满足人的需求,采取措施抑制飘絮。另一种声音却觉得,行道树夏天遮阴功劳不小,短暂的飘絮也可以忍受。或许,一样东西,当你享受它给你带来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也要忍受它偶尔的小性子和小瑕疵。
事实上,城市绿化部门一直在采取措施治理飘絮,包括选育无果品系、嫁接树冠、修剪、喷药剂、打激素等。但放眼全国,悬铃木果毛治理一直未被攻克,在以法国梧桐闻名的南京,绿化专家曾试了9种方法,都没有找到有效对策。本市绿化部门尝试了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后,认为最有效的仍然是修剪。
“悬铃木果球大部分在多年生枝条上长出,当年生的枝条只开花,第二年后才挂果。”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副站长许晓波曾表示。冬修时,工人会尽量将多年生枝条剪短,夏季剥芽时也会修除果球,如此便能大大减少结果数量。这种修剪法,可以减少90%果毛的产生。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法国梧桐长得太高,修剪难度不小。比如岳阳路、衡山路,法国梧桐树的高度已达23米,攀爬困难,修剪的难度和危险系数都很高。此外,许多市区的马路狭窄,车流量又大,考虑到修剪会对交通造成影响,工人们也没法定定心心仔细修剪,甚至有些道路两三年才能彻底修剪一次。
“静安区曾尝试过夜间修剪,但工人的视线不如白天好,不安全。而且修剪要用油锯,剪下来的大枝条还得装车,夜间作业噪声也会扰民,所以并不提倡。”杨瑞卿说。
绿化部门表示,理想的修剪方式是封路或交通管制,让师傅们有充分时间和空间为法国梧桐“剃头”,“仔细剪一次,可以管一年”。然而,这种精细化修剪,需要多部门协作配合。
新民图表
抑制飘絮欠良策
除了修剪,上海还在杨浦区、普陀区和青浦区采用过药剂喷洒和注射的方式为法国梧桐“节育”,取得一定效果。但若要大范围复制推广,都存在一些弊端。
比如药剂喷洒,2017年本报曾报道过,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与企业合作,研发“悬铃散”药剂,通过激素来抑制果球生长,使花粉粒不能正常形成,从而减少果毛。产品研发成功后,小规模试验表明能有效减少50%的果毛。
然而,与抑制杨柳飞絮的“抑花一号”注射药剂不同,这种药剂通过喷洒达到“节育”目的,但里面含有的除草剂成分会挥发到空气中,可能会对环境或人体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也使管理部门迟迟不愿将其推广到街头绿地。
又如注射节育,不同胸径的悬铃木所需药量都不同,浓度配比也不同。就算能对不同规格的悬铃木“量身定制”药剂,但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更何况,药剂研发成本不菲,从研发到推广环节复杂、耗时较长,要推广并没那么简单。
好在,记者从绿化部门获悉,在最新一代的产品中,已将对环境有影响的成分去除。虽然新产品尚未经过权威认证,但果毛不再飞舞,或许在未来可期。
绿化部门提醒,法国梧桐飞絮一般集中持续3周左右。市民在飞絮季出行应尽量做好防护措施,穿长袖、戴口罩、戴眼镜。如果果毛飞絮不慎入眼或接触皮肤致使发痒,切记不慌、不揉、不挠,立即用干净凉水冲洗或用湿纸轻轻擦拭,亦可用湿毛巾冷敷。如严重过敏,应及时就医。
此外,南京绿化与气象部门已联合研发国内首个毛絮预报系统,每天3次预报,分为4个等级,预测南京54个主要路段的毛絮情况,市民可在电脑或手机上查看。这样的贴心提示,上海相关部门也可借鉴。(记者 金旻矣)
【延伸阅读】
申城行道树大家族已有48位主要成员
每年飞絮季,“悬铃木是否适合作行道树”都会成为热议的话题。绿化部门表示,法国梧桐在上海的地位非同一般,被许多市民引以为傲。而从树种特性来说,法国梧桐也是综合考量之下最适合用作行道树的“冠军”,目前还没有其他树种可以超越它。
行道树之王
绿化部门资料显示,上海栽种法国梧桐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87年。当时公董局拨款规银1000两,从法国购买250株悬铃木和50株桉树。也就是说,上海最早一批的法国梧桐,至少有100多年的历史。
法国梧桐能打败杨柳、香樟、黄檀等成为当仁不让的行道树之王,自有一番道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行道树选择标准包括,发叶早、落叶迟,夏季绿、秋季浓、冬季树形美、枝叶美。树冠形状完整、叶片紧密,可提供浓荫。能在城市环境下正常生长,根系深,病虫害少等。而法国梧桐夏季树冠硕大,遮阳效果好。冬天,落叶的法国梧桐透光效果上佳。此外,法国梧桐抗逆性强,能适应城市贫瘠的土壤等不良环境。日常养护方面,法国梧桐耐修剪,其宽阔的叶片表面有毛,吸纳空气中颗粒物的滞尘效果要远好于其他树种。
总体上看,法国梧桐改善了城市生态结构,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炎炎夏日的遮阳和“落叶不扫”的秋色为人所称道,功远大于过。更重要的是,悬铃木是上海历史文化的见证,对许多上海市民而言,“法国梧桐”承载了太多情感记忆,甚至是海派文化的关键元素。因此,绿化部门表示不可能大规模“换树”。
可借机换树
不过,申城绿化部门也已遴选出一批适合作为行道树的新树种,借道路改扩建的机会推荐给各区栽种。据市绿化部门数据,目前,上海主要的行道树品种已多达48种。若算上小规模栽种的品种,则行道树品种已达60多种。
比如,静安区的万荣路,在改建时搬走了法国梧桐,栽种了294棵小叶椴。永和路也是如此,趁道路改建的机会,栽种了178棵樱花行道树,打造“浪漫樱花”的缤纷景致。同样,石门二路原本也是法桐参天,道路改建中用118棵刺槐替换了法国梧桐。
在道路新建时,悬铃木也不再是唯一的行道树“候选者”,一大批新品种已在上海街头悄然出现。在杨浦区的新江湾城一带,行道树的品种多达12种,除了常见的悬铃木和香樟外,还加入了北美枫香、乌桕、实生银杏、朴树、榉树、臭椿、无患子、苦棘等。每到秋季,这些色叶树种会将政芳路、政云路、学德路、殷行路等数条道路“装扮”成一幅油画。
再如,奉贤南亭公路种植了北美枫香700株,南奉公路种有黄连木201株,金海公路栽种了900株纳塔栎,环城东路则栽种了1441株乌桕……这些行道树家族中的新成员,已用优异的表现为申城“添彩”。(记者 金旻矣)
原标题:暮春虽有飞絮恼 仲夏遮阴它最妙 法国梧桐不再雨 未来研发或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