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上海:打破时空限制,博物馆还有哪些可能

时间:2019-05-18

    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又将来临,博物馆热如何走向深入,而不是止于网红打卡?

    明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倡导博物馆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公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了日益提升和满足多元的大众文化需求,上海的博物馆正进一步打破时空限制。博物馆可以走出馆外,去人流密集的商圈服务更多观众;可以走出上海,去全国各地送上文化和教育资源;来自馆外的学习者也可以利用馆内资源,打开视野,获得更多启发。博物馆还有更多可能性。

    精细化服务,考虑“分众”需求

    这两天,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展览策展人陈曾路正忙着为今天开幕的“江南文化概念展”做最后布展。在工作间隙,他会观察展厅外面来来往往的人。作为“5·18”国际博物馆日重要活动,该展览汇集了全国十几家博物馆提供的馆藏资源,展览地点设在长宁区来福士广场中一栋历史保护建筑里。展厅前的草坪上,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玩耍嬉戏。

    在上海博物馆,更多是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感兴趣,或者对某个特展主题感兴趣的群体,但商圈里的青年观众和亲子群体比博物馆内多得多,人群构成也更加多元。“如果大人抱着孩子、牵着狗,能否让他们进入展厅?这是在博物馆内办展览和活动时想不到的问题。”陈曾路认为,只有真正走近观众,才能理解当下的观众在关心什么,思考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个时代不能仅作为供给者来想象接受者是怎么样的,而应主动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以此作为工作目标和提升的方向。”

    如今,博物馆已经到了更加精细化、更加精确服务观众需求的时代。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如果可以有三天视力正常,第二天她就要进入博物馆参观。昨日起亮相上博的“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首次考虑到了盲人观众的需求。展览在互动展区设计了可触摸的复制品,并首次设计了盲文说明牌,结合无障碍参观设施,让更多人群共同领略太平洋文化的魅力。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在让大众更加深入走进博物馆的前提下,博物馆服务也进入“分众”的阶段。在上博东馆,将尝试为特殊群体安排专门的展陈空间。

    把博物馆作为学习课堂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博物馆当做学习的课堂。志达书店今年推出博物馆巡礼活动,邀策展人到书店讲座,再去展厅为读者做深度导览课程。在博物馆里,不少老师也会忍不住“拖堂”,比如在讲解“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时,由于西方美术史内容丰富,策展人从早上9时讲到15时,午饭都来不及吃;读者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博物馆中的学习是多元的、超链接的、沉浸式的,也是格物致知的过程。”志达书店总经理罗红认为,博物馆中有物,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直观,但对每一个器物的解读,不同专业的人不一样,信息量也是不同的。“在博物馆中一眼千年,看到文物的时候,和每个人跨越时空的对话也是很神奇的体验。”在她看来,当下已经进入了学习3.0时代。相对于传统的二元教学对立,以及老师引导下的交流互动,在当下的学习中,每个人都像是一个网络连接者,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搭建独特的学习体系,也可以将自己的所得“上传”分享给其他人,丰富所在的学习社群。

    从书店走进博物馆上课,并不是矛盾的事情。罗红认为,打破学习时空场域限制,满足更多人的学习和文化需求,不管是书店还是博物馆,在这点上是相通的,这也是我们一直做突破和链接的初心。针对博物馆上课的群体正日渐增多,业内人士认为,博物馆应该秉持开放的心态,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满足大众兴趣的舒适的学习空间。“博物馆是一个公共空间,希望大家在里面都可以有收获。上博也在探索更好的方式,让博物馆教育普及工作平稳有序,同时保证大部分观众良好的参观氛围。”杨志刚说。

    打开视野,博物馆能做的还有更多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即将亮相上海,为了迎接这一文化盛会,今年的博物馆日活动也有更多思考。

    “江南文化概念展”以“江南文化”为核心,联合上海及长三角各博物馆及各类文化单位共33家机构,第一次在上海市中心人流集中的商业中心推出展览,吸引更多的城市人群了解江南文化的过去与现在。“江南的故事讲不完,它是一个冒号,而不是句号。相比获取知识,视野和可能性更重要。让参观者产生冲动和好奇心,去探索更大的更广阔的世界,这是博物馆展览要做的。”陈曾路认为,博物馆已经到了思考如何为社会做更多贡献的阶段。(记者 钟菡) 

    原标题:

    明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上海的博物馆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大众多元文化需求

    打破时空限制,博物馆还有哪些可能

  • 上一篇:“数字化”助力医药行业“智慧转型”
  • 下一篇:“雨污混接”这道题,浦东、松江、宝山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