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长三角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8.67%

时间:2019-05-18

    自2010年以来,长三角协同创新综合指数以年均8.67%的速度增长。这是昨天发布的《2019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透露的信息。

    该报告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负责研究与编制,得到上海市软科学计划资助。结合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要求,报告以提升长三角协同创新策源能力为目标,从资源汇聚、科研合作、技术溢出、产业发展和环境支撑五大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2010-2017年长三角区域41座城市协同创新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总体得分从2010年的100.00分(基准期),增长到2017年的178.91分,年均增长8.67%,说明七年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水平稳步提升,发展势头良好。

    七年间,长三角各类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协同创新基础不断夯实。2010年至2017年,长三角研发经费投入显著提升,研究与发展(R&D)经费增速普遍高于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2017年,长三角地区总体R&D投入强度为2.71%,地区财政科技拨款占政府支出的比重为4.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6%)。

    长三角区域研发人员集聚效应不断加强,近沪城市已成为研发人员集聚的重要地带,核心城市已带动边缘城市实现整体崛起。长三角地区总体呈现人才流动“高位运转”态势,上海则是科研人才流动的交汇地。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大城市中,上海科研人才流动性最强,且上海与南京之间科研人才流动最频繁。

    报告显示,长三角产业发展生态逐步优化,协同互补大于同质竞争。长三角科研合作网络的构成密度和节点联结广度不断增强。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四大城市是长三角地区科研合作网络的核心节点。其中,上海“首位城市”地位明显,形成了“上海-南京”G42沿线、“上海—杭州”G60沿线的科研合作主干线,以及“上海—合肥”“南京—杭州”的次级干线。

    与此同时,长三角区域内跨省域合作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010年的357件,增长到了2017年的1671件——七年间增长近五倍。在跨省合作城市中,沪宁、沪杭、杭宁成为技术合作主要通道,在空间上构成技术合作“三角”枢纽地带。

    此外,长三角地区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变化呈现快速增长特征,总量从2010年的46家提升到了2017年的97家,园区的创新服务和产业集群极大改善了区域产业生态,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此外,报告还提及,长三角协同创新环境日趋完善,一体化创新格局初露端倪。比如,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支撑起创新资源要素高效流动;长三角区域内创投资本加速集聚,科技型创业备受青睐;长三角各地政府在科技项目联动、资源共享、人才政策等创新政策跨域协同方面试点突破,持续稳步推进。(许琦敏)

  • 上一篇:“雨污混接”这道题,浦东、松江、宝山如何应对
  • 下一篇:16日A股市场小幅反弹 延续上涨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