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16日电 博康集团董事长傅志伟表示,突破光刻领域是一种拼搏也是一项使命。
博康集团是中高端光刻材料研发生产企业,总部位于上海。
光刻就是用头发丝千分之一粗细的光线作为刻刀,在晶圆上雕刻原子,形成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图像。而这些图像最终汇聚成各种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因而它也是很多领域的基础加工条件。
傅志伟199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目前是复旦大学EMBA 2017级春1班学生。他30岁来到上海创业,最早是做有机化学方面的研发。在工作中,他第一次接触到集成电路和光刻材料这个特殊的领域。“当时觉得这是市场空白,也就是我们的一个机会。”2010年,傅志伟和伙伴正式投资建立了自己的工厂。
光刻有几个指标是很难做到的,首先是对准。有人曾经这样比喻:光刻就像两架大飞机从起飞到降落,始终齐头并进,一架飞机上伸出一把刀,在另一架飞机的米粒上刻字。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刻机对准精度能达到什么程度呢?相当于月球有一个五毛钱大的硬币,站在地球上的人一枪就能打中它。
据傅志伟介绍, 技术瓶颈无法攻克是常见的难题,最难的时候,可能做了几千次、花两年时间也搞不定一个技术细节,只能翻来覆去地做实验,这对技术团队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折磨,挑战的是一个团队毅力的极限。最难的时候,也有人要打退堂鼓。但傅志伟认为,既然把自己定位为光刻领域的科研公司,就要坚持这份初心,鼓着这股劲往前冲一冲。
傅志伟和他的初创团队几乎都是做研发和市场出身。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在管理上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当我们真正变成一个公司的管理层时,需要更全局的思维,需要系统的管理学教育。”傅志伟想到了报考复旦EMBA。
“来复旦大学读EMBA,是公司管理层一块讨论决定的。我们了解下来,觉得复旦大学EMBA更偏于学术、更有研究氛围。”傅志伟坦言,学习过程中,他常常有突然醍醐灌顶的感觉,“老师一讲,我们底下就突然会觉得‘哇,当时为什么想不到’。甚至有同学开玩笑说,在课堂上现场办公,老师在上面一讲完,他就往公司打电话。”
在复旦EMBA学习期间,傅志伟让公司确立了以服务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有一些工作虽然过去也在做,但往往基于直觉,没有以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在EMBA系统的学习,傅志伟更多地“修炼”出全面、前瞻的眼光,能够提取出公司的成功经验并固化下来,现在这种理念已经变成他们的公司文化,深入人心。“所以在复旦大学EMBA这两年多,实际上不光我自己在改变,我们整个公司都在改变。”傅志伟介绍说。
国家近年对集成电路的发展非常重视,博康的光刻材料和光刻设备都被列入国家重大专项,同时迎来了很好的市场机会。光刻领域专业门类的跨度特别大,譬如做材料,不仅要懂化学,同样要懂光学、电子学等。傅志伟透露,一个设备所需要的知识大约跨了50多个细分专业,集成电路不管是材料、设备、还是工艺,都是资金密集型的领域,也是人才密集型的行业。中国过去在这方面基础非常薄弱,甚至很多是零基础。傅志伟自嘲自己过去是“无知者无畏”,经历了复旦EMBA的培养,有了更系统的管理学知识基础后,现在有意识地在实际的研发和生产过程当中去培养人才、摸索经验,现在的500多名员工中,有400多名是研发人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