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一年,长三角一体化按下“快进键”,满屏福利快来领!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
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展蓝图呼之欲出,距离去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方才半年。
顶层设计“加码”,三省一市“加劲”。去年以来,沪苏浙皖在规划对接、战略协同、专题合作等方面打破藩篱、突破瓶颈,交通、产业、环保、市场、服务……“朋友圈”不断扩容,从战略的“一盘棋”,到民生的“一家亲”。
有人曾将长三角各省市,形容为一个人的手:五指各有差异,却能握指成拳。明天,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将在安徽芜湖召开,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如何“出招”,拭目以待。
长三角区域。网络图
一条“串珠成链”的公交线
“欢迎乘坐7618公交专线,本车由东方绿舟开往黎里古镇……”5元票价,35公里行程,50分钟时长,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跨省旅行。家住静安寺附近的吴文琦约上闺蜜,趁着周末去黎里梨花节“打卡”:“轨交17号线出站就是公交车,两边都能手机扫码支付。”
3月6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跨省公交专线开行,将黎里古镇、金泽古镇、东方绿舟、西塘古镇等沪苏浙热门景点“串珠成链”,走亲、购物、办事,方便又实惠。
7618路跨省公交车。徐程摄
一条条省际毗邻的公交线,背后是一张互联互通的交通图。
去年10月,首个“长三角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项目”盈淀路-锦淀公路通车,连接青浦和昆山淀山湖镇的两条跨省公交专线C3、C5随之运营。此前,金山也已开通多条线路连接平湖、嘉善,实现沪浙两地公交网络“无缝对接”。
途经盈淀路的跨省公交C5。昆山公交
毗邻公交打通跨省出行“最后一公里”,而轨交、高铁则让“异地同城”成为现实。去年11月,苏州轨交S1线开工,建成后将与上海轨交11号线在花桥换乘。此前,同济大学曾有研究报告显示,花桥每天“流入上海中心城区”的通勤人数高达7000余人。
轨交11号线花桥站。周馨摄
交通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去年12月25日,杭黄高铁开通运营,沿途7个5A级、50多个4A级旅游景区串起“黄金旅游线”;今年2月19日,上港集团和浙江海港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小洋山港区综合开发;3月全国两会,宣布长三角今年基本实现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
杭黄高铁驶过富春江。陈梦泽摄
一颗“近水楼台”的金种子
“我想深入了解科创板的规则,也想将企业诉求反馈给相关部门,例如科技企业普通员工的股份锁定期是否可以再优化些?”在位于张江科学城的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一场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专题座谈会吸引来自长三角的数十家科技型企业。
科创板专题座谈会。张江发布
截至5月17日,上交所共受理110家企业的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申请,其中长三角地区共47家企业申报科创板,占比高达42.73%。目前,上交所在长三角地区已建成7个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和1个资本市场服务工作站,搭建助推企业到科创板上市融资的服务平台。
科创板上市在即。陈梦泽摄
一颗颗潜力无限的金种子,背后是一条协同创新的产业链。
上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这两项国家战略是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任务。当科创板遇上长三角,擦出的火花可不仅是“近水楼台”这么简单,而是“抱团备战”的决心魄力,是不断深化的金融创新和产业合作。
今年2月,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精准对接科创板,成立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G60科创走廊基地,设立综合指数和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挖掘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行业“独角兽”“隐形冠军”;3月,嘉定携手温州、昆山、太仓和上汽集团,设立首期规模为100亿元的上海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助力优质企业在长三角区域形成集聚;4月,南京、杭州、合肥等12座城市在浦东签署倡议书,在优化长三角企业全生命周期资本市场服务、搭建长三角科创板注册制服务平台等领域开展协作。
长三角科技交易博览会。嘉定区
一纸“立等可取”的营业证
“企业的营业执照,那边刚由安徽合肥核准,这边就能在上海松江拿到了。”松江区行政服务中心,上海观安信息技术公司公共事业部总经理张卫纲花了不到一分钟时间,自助打印出一张由合肥市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按照之前的政策,必须去当地办理,起码耗上一两个月,现在足不出‘沪’异地办理,全程只用了3天。”
“一网通办”服务窗口。G60联席办
在浙江嘉善县审批服务中心,通过“长三角一体化企业开办服务区”,从事建材生意的姚家康仅花了半天时间,就在青浦朱家角镇注册登记了一家公司,不久就收到了从青浦区市场监管部门快递上门的营业执照。
一张张立等可取的营业执照,背后是打破行政藩篱的“一网通办”。
去年9月,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一网通办”开通。这条连接上海、浙江嘉兴、杭州、金华、湖州,江苏苏州,安徽宣城、芜湖、合肥的“黄金走廊”,拥有市场主体多达500万户,以跨城市营业执照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理为突破,通过许可服务事项“一窗收件、一网通办、一次办成”,实现了九城市“一体受理,一体发证”。截至今年4月,已提供异地咨询服务超过1500次,提供异地证照服务超过400次。
G60科创走廊。松江区
今年1月,青浦、嘉善、吴江设立了“长三角一体化”服务专窗,通过“跨区域通办”模式,为区域内企业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实现企业常态化开办一日办结,如今办理区域从原先三地扩展到三省一市的多个城市,可以异地办理的企业政务服务事项已经达到30项,涉及环评、刻制公章、法人一证通、养老保证金账户等。
长三角一体化服务专窗。青浦区
一份“绿意盎然”的任务单
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较2017年下降10.2%,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4.1%,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区域333条地表水国考断面中,水质Ⅲ类及以上占比超70%,劣V类断面小于5%……2018年,长三角生态环境联防联控,交出一份“绿色成绩单”。
长三角绿水青山,图为俯瞰黄山。孙中钦摄
这与去年8月出台的《长三角区域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协作近期重点任务清单》密不可分,明确了大气和水污染联防联控、执法互查、数据共享、科研合作等14项重点任务和分工责任。
一份份绿意满满的任务单,背后是一张联防联控的环保网。
保卫蓝天,三省一市提前落实了国六标准汽柴油升级,长三角水域核心港口提前实施二阶段排放控制区措施,联合制定长三角地区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工作计划,实施长三角地区首个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申城水晶天。刘歆摄
守护碧水,开展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等专项行动,加强太湖蓝藻水华和省际边界地区水葫芦联合防控,实施太浦河水资源保护省际协作机制-水质预警联动方案,联合起草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信息共享工作方案和备忘录,浙江、安徽就新一轮新安江水环境生态补偿方案达成共识……
洋山港。陈梦泽摄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加速期,环境协同治理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单兵作战无法满足长三角绿色发展要求,如何优化产业布局才是关键。”日前,长三角区域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举办首届“绿色长三角”论坛,专家学者呼吁:长三角一体化,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体制机制要有更多创新。
新安江源头。孙中钦摄
一张“异地结算”的医保卡
“过去在上海看病,医药费要自己先垫付,再拿着一叠发票回老家报销,现在直接用医保卡结算,就和在老家一样方便!”65岁的嘉善市民陈翠翠因患肾结石,专程到上海瑞金医院就诊。据统计,嘉善平均每年有近5000名参保人员在全国各省异地住院就医,其中在上海异地住院就医人员达到4000余人。
异地就医门诊结算。杨建正摄
一张张异地结算的医保卡,背后是一套普惠便利的公共服务。
去年9月,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启动,江苏南通、盐城、徐州,浙江嘉兴、宁波,安徽滁州、马鞍山等8个统筹地区和上海成为首批试点,截至今年4月15日,住院直接结算总量已达27.3万人次,门诊直接结算总量已达3.3万人次。
今年4月,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结算“扩容”,在去年“1+8”基础上扩大至“1+17”,新增江苏南京、泰州、连云港、常州,浙江杭州、温州、湖州、舟山,安徽六安等9地。今年上半年,江苏、浙江两省将实现市级统筹区联网全覆盖,安徽也将在9月前将有条件的市级统筹区纳入联网覆盖范围。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杨建正摄
去年11月,“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标准”在长三角地区联合实施,强化食品安全共治共享;今年初,“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便民服务”启动,300多家档案馆提供“异地查档”服务……聚焦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长三角区域深化合作,回应民生期待。
农产品追溯。郭新洋摄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国计亦是民生,已融入日常生活,与你我休戚相关。期待成为国家战略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芜湖座谈会后更上新台阶,让每一个“长三角人”获得更多机遇,享受更多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