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剧《醒·狮》剧照。 刘海栋 摄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将51台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剧目汇聚申城,它们极富代表性,足以呈现一个地域或一个剧种的最高艺术水平。24日至27日,有两部独具特色的民族舞剧在沪上演,角逐“文华大奖”。一部是来自西部的舞剧《唐卡》,展现了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地区神秘的唐卡艺术,让观众大开眼界;一部是来自南方的舞剧《醒·狮》,融入了广东醒狮、南拳等文化符号,极具岭南特色。一位观众说:“十二艺节就像是一场足不出沪的旅行,用不着跋山涉水,五湖四海的人文之美尽收眼底。”
静止的唐卡“活”了
广东醒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艺术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舞剧都对地域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化,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看过舞剧《醒·狮》的观众,都被其刚柔相济的舞蹈语言所折服。编导钱鑫、王思思,将南拳马步和广东醒狮特有的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技巧融入舞蹈语言。广州歌舞剧院还特地请来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全国武术冠军,分别为剧组作醒狮及武术指导。所有演员前后经历了3年的艰苦训练。剧中所有狮头都由黎家狮手工扎制,每个狮头都是非遗传承的工艺品。
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以舞剧《唐卡》中的“酥油灯舞”为原型的舞蹈节目《丝路绽放》,透过舞蹈演员们灵动的舞姿,静止的唐卡“活”了。古老的非遗,得到了创造性的继承和转化。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看完《唐卡》全剧,许多观众十分好奇舞台上神奇的机械装置。三块旋转大屏,借助光电效果,营造出了寺院、空中画室等场景,构建了多层次的舞台空间。舞美设计陈文龙告诉记者,这个庞大的机械装置,分三辆卡车,跋涉了4天,才从青海运到了上海。
工匠精神打动观众
无论是《唐卡》还是《醒·狮》,都没有止步于罗列传统文化符号,而是更深一层,通过故事展现人文情怀,颂扬民族精神。《唐卡》总导演邢时苗介绍说,《唐卡》展现了一对恋人的故事,在他们的“三生三世”中孜孜以求,以生命作画,让唐卡艺术留存下来。唐卡画师们虔诚的工匠精神,也打动了舞剧《唐卡》的创作者们。灯光设计师吴玮说:“有时候,一幅唐卡需要耗费画师数年的时间。他们的每一笔都非常慢,非常仔细,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们的笔端升华。我们也抱着这样虔诚的心态投入舞剧的创作,竭尽所能将唐卡之美展现在观众面前。”
去年12月初,《醒·狮》曾来到上海演出。5月26日,它将再度来到上海,在东方艺术中心连演两场。(吴桐)
原标题:舞剧《唐卡》《醒·狮》通过故事展现人文情怀,颂扬民族精神
古老非遗,在舞台上得到创造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