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契合本土,中国歌剧才能被百姓传唱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二幕“爱情与执着”。(均资料)
提起歌剧,许多观众总觉得欣赏门槛太高,离自己的生活太远。但今晚将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两部歌剧《在希望的田野上》《马向阳下乡记》都是聚焦现实、贴近生活之作。其中,浙江歌舞剧院歌剧《在希望的田野上》将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演,讲的是“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故事。《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经典旋律一唱响,就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而青岛市歌舞剧院的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将在上海大剧院上演,作品鲜活幽默,既不失艺术高度,又能在田间地头唤起乡亲们的共鸣。
“我都睡着了,怎能奢求观众喜欢”
《在希望的田野上》讲述的是作曲家施光南的故事。“施光南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音乐家’。”导演李伯男说,“他作品的每个阶段都紧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节点,足以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全剧由施光南的三首代表性歌曲贯穿:《祝酒歌》《多情的土地》和《在希望的田野上》。当然,作为一部原创歌剧,施光南所谱写的旋律只占全剧的15%-20%,其余都是新创。作曲刁玉泉说:“这是我人生中第一部歌剧,许多人问我怎么敢写施光南?我怀着忐忑与幸福来写,他的作品给了我喷涌而发的创作冲动。”施光南的作品之所以传唱至今,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作品都朗朗上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这也对当代民族歌剧的创作带来许多启发。
“许多作曲家追求高超的作曲技法,但对我来说,旋律动听、易于传唱是第一位的。”《马向阳下乡记》作曲臧云飞说。有一回看排练,臧云飞中途打了个盹儿,醒来他立即跟导演说:“这里的音乐得改,我自己都睡着了,怎么能奢求观众喜欢?”当然,民族歌剧的旋律除了动听,还要有个性。《马向阳下乡记》的故事发生在山东,为了凸显地域特色,臧云飞汲取了许多地方戏曲的养分。乐队的编排中吸收了山东地方戏的主奏乐器,如坠琴、钹、竹笛、梆子、琵琶等。同时,剧中还时不时出现一段山东快书,或者一段胶东话对白,让观众觉得很有趣。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共有四部歌剧作品亮相,湖南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的民族歌剧《英・雄》中,大量湘东民歌、花鼓戏元素让观众惊喜,大筒、唢呐等民族乐器的运用也十分巧妙,引人入胜。福建省歌舞剧院的《松毛岭之恋》,融入了龙岩当地山歌等民间音乐素材,许多唱段听起来十分悦耳。《马向阳下乡记》导演黄定山说:中国歌剧要谋求发展,需要借鉴和学习西方歌剧的交响性、立体性、丰富性,更要向中国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学习,贴近表达内容,让旋律与唱词与本土语言吻合熨贴,才能真正被老百姓喜爱和传唱。”
提炼生活细节,塑造接地气人物
创作一部现实主义题材歌剧并不容易,演绎真人真事更难。李伯男说:“施光南离我们很近,他的旋律离我们更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施光南。我们必须下大功夫,才能展现出一个生动的施光南。”
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不仅树立了一个鲜活的马向阳,还塑造了生动的乡村群像:“丑角儿”梁会计的插科打诨,四个“嚼舌根”农村大嫂的言谈举止,都让人印象深刻。剧中不同人物的对白和唱词都十分接地气,比如“钱啊钱,有你真好办,没你呀就作难,汗珠子摔八瓣,就为和你那点缘!”“人们都觉得歌剧是‘阳春白雪’,但《马向阳下乡记》是‘下里巴人’。”导演黄定山说,“这是一部农村题材的作品,夹带着泥土的芬芳走进大上海。它是通俗的,也是美的,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