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29日电 (郑莹莹)“他们两个人,哪一个更高?”29日上午,在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的一间教室里,一个老师正在教几名孩子区别身高。常人看来显见的区别,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而言,并非如此,于是老师一遍遍地教着。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是孤残儿童避风的港湾、生活的家园,主要承担上海市范围内0至18周岁被父母遗弃,经公安部门查找后,确认为弃婴、弃儿的收容和养育。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绿化率60%。院内有聋哑儿童测听室、脑瘫儿童水疗室和唐氏儿童特教室等专业设施,服务涵盖孤残儿童生活照料、基础医疗、特殊教育、康复训练、社工服务等多个领域。
据介绍,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在国内同类机构中率先构建起了以“儿童生活照料”“儿童医疗救治”和“儿童康复教育”为支撑,“儿童多路径安置”和“多维度保障”为提升,“儿童社会工作”为串联的“三维两多一体”孤残儿童服务和发展体系。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约有50%的儿童为脑性瘫痪。如何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一直是儿童福利机构的难点与重点工作。2014年4月,针对院内的重度脑瘫儿童无法进班就读的特殊性,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成立了首个脑瘫康教结合实验班,班级由9名重度脑瘫儿童组成,配备有一名特教教师和一名康复师,分别开设认知、游戏、运动康复课程。院内为这些重度脑瘫的孩子专门制定课桌椅,选用适合他们的康复器具,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课程内容,旨在帮助这些重度脑瘫儿童提高生活认知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孩子们慢慢从小组走向了课堂,从课堂走向了游乐场、动物园等小小社会。
儿福院的孩子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或智力残疾。在院内开展特殊教学的过程中,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发现唐氏综合症的孩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普遍在身体、智力、语言等方面都要远远落后于同龄孩子。但是他们同样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渴望。所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让适龄的唐氏综合症孩子也加入到学前教育这个大家庭中。目前,适龄的唐氏综合症孩子参与课堂教学的比率保持在80%以上。由于孩子们长期生活在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对于社会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非常欠缺,院内还创设了情景模拟教室,聘请专业的团队设计和建造了各类模拟社会环境,包括医院、理发店、快餐店、超市等,让孩子们通过真实、直观的方式来走近社会。
“家庭福利是最好的儿童福利”,为了让更多的孤残儿童更早地享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多年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探索多路径精细化的孤残儿童养育模式,在做好机构养育照护的同时,大力推广收领养,平均每年帮助上百名孤残儿童寻觅到领养家庭。
其中,成年孤儿回归社会安置是弃婴、弃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已有280余名成年孤儿回归社会安置,完成从机构养育到社会自立的人生转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