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为艺术家观众打造一段永不消逝的艺术体验

时间:2019-06-04

《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和“妻子”何兰芬并肩战斗在没有硝烟黎明之前。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今天将在上海落下帷幕。今晚的闭幕式上,文华奖颁奖、获奖作品精彩片段演出、艺术节节旗交接,都将成为激动人心的时刻。作为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艺术盛会,十二艺节以优秀作品展示新时代中国精神,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创新传播方式,为艺术家、观众打造一段永不消逝的艺术体验。

    艺术家承前启后的沃土

    “我看过电影,再看舞剧,舞剧保留电影腥风血雨的紧张氛围,又在唯美意境中让观众感受到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辛。”文华表演奖得主、武汉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丹丽在剧场看《永不消逝的电波》,和不少观众一样泪流满面。在艺术节的舞台上,让她感动的场景还有很多,“《天路》讲述青藏铁路修建,没有高喊口号,而是用铁道兵肩挑手扛的默默奉献故事,开掘这段被淡忘的历史。《草原英雄小姐妹》从当代孩子的视角重新审视当年的小英雄,抛弃说教,用艺术形式感化观众。”刘丹丽对歌剧也很关注,“从《松毛岭之恋》《英·雄》到《马向阳下乡记》都融入浓厚的地域特色,证明民族歌剧的根在本土。”十二艺节观剧的感受也给刘丹丽启发,“创作者必须像海绵一样贴近生活,沉下心多打磨,多听意见尤其是观众意见。观众最懂得演出,我们必须在观众批评中获得养分,在鲜花簇拥中加以反思。”

    中国评剧院主要演员王平主演《母亲》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取得文华大奖,今年又摘下文华表演奖。带着《母亲》去高校巡演,她感受到传统戏曲影响力,“年轻人不见得不喜欢戏曲,只是没有机会接触。我们一定要为他们第一次看戏打好基础。从娃娃抓起,重视中小学艺术培训,让他们对传统艺术有初步认知。”《母亲》在天津财经大学演出,一位激动的女生跑到后台,抽泣着提出想抱抱王平,更让王平感受到肩上责任。结束上海行,她将投入《藏地彩虹》,扮演一位援藏医生。来上海领奖的飞机上,广东粤剧院副院长曾小敏在阅读新作剧本,作品以巾帼英雄冼夫人为主角,“该剧歌颂民族团结,有文有武,趁我‘武’得动,多做一些精彩剧目。”

    让观众乐不思归的剧场

    今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看大戏,游上海”40条文旅融合线路,9条线路直接与十二艺节相关。上海成熟的看戏氛围令所有人赞不绝口。文华表演奖得主、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曾带着获奖作品《双蝶扇》来上海,“戏迷热情,其中年轻人很多。”结束演出第二天,她去看话剧,没想到竟被观众认出,“上海的戏曲氛围真好。”晋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所长陈素琴也被上海观众感动,上海世博会期间,她在逸夫舞台与川剧、梨园戏以及上海昆剧团等同台竞技,“当时我有些忐忑,担心上海观众不熟悉上党梆子,结果反响相当好。我被热情的观众包围,还有人送水果。这次来演出,依旧如此。”中央芭蕾舞团首席主演曹舒慈盛赞观众剧场礼仪、鼓掌时间点都表现出极佳的专业性,“《敦煌》来上海角逐文华大奖,其中有现代性的抽象表达片段,观众都看懂了,给予积极反馈。剧场前厅还布置展览,介绍敦煌守护者的真实故事,为观众进行先导性科普。”

    以十二艺节为平台,上海的剧场迎来新观众。上海大剧院联合携程旅行定制主题产品,在《东坡海南》《马向阳下乡记》演出期间推出,两条线路围绕“演出+游船”“演出+东方明珠”展开。春秋旅游推出观看《追梦云天》《敦煌女儿》《谷文昌》《三个和尚》等剧目,切中游客对国家高新制造业项目的好奇,对茅善玉、辛柏青等名演员的追捧,对亲子剧的刚需。

    在这个平台上,外地院团亮出好戏,也亮出风土人情之美。“四川有九寨沟,河南有重渡沟,欢迎大家来重渡沟。”在河南豫剧院三团《重渡沟》主演见面会上,剧组向上海观众发出热情邀请。《重渡沟》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主人公马海明将穷山沟开发成远近闻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主演贾文龙强调,“多媒体运用让舞台呈现出梦幻唯美的重渡沟山水美景,展示剧组文旅结合的匠心。”在话剧《柳青》现场,西安话剧院推出20多种门类文创产品,除了常见的文具、T恤衫、帆布袋,还有道具快板、角色手办以及书灯。书灯设计灵感来源于伏案写作的柳青,合起来是本书,打开是一盏灯,别具匠心。

    幕后团队独具匠心的突破

    三年一度的中国艺术节展示全国艺术创作最新动向,台前吹响新时代主旋律号角,幕后以舞美高科技为依托。《永不消逝的电波》采用有别于以往固定升降的舞台布景呈现形式,通过26片可移动的景片,在电脑编程的统一调度下,腾挪旋转,配合多媒体投影,逼真地呈现全剧的所有场景。《敦煌女儿》被从天而降的巨大白色景片装置包围,形如苍穹。在舞美设计刘杏林看来,这片白色有多层解读,“它可以是剧中主人公樊锦诗倾注一生心血的莫高窟九层塔、石窟,又像无垠的天空。”11米高、8米宽、8米深的白色庞然大物只有100公斤,由分量极轻的镀锌方管组成,被进口无缝白布包裹,制造出写意效果,“舞台置景不是纪录片,不能面面俱到,把莫高窟全部搬上来。我们必须尊重戏曲特点,不能堆砌敦煌符号,将演员表演淹没在其中。”

    《天路》在剧场之外进行“4K+5G”影院直播,并在手机端、电视大屏端等多渠道同步呈现。

    “从十二艺节不难发现,演出艺术语汇正在进行转型,舞台呈现与新媒体、日常生活无缝切换。”舞美设计家韩生注意到,观众看多了新奇的舞台效果后,又回到艺术本体,“如今看多媒体投影、纱幕、转台,观众不会再觉得新奇,他们需要舞美设计融入剧情,达到空间转换与情节转换的统一。《永不消逝的电波》将惯常的灯光控制台流程用于布景操作,实现一键式变化,大大增强舞剧的叙事性,《敦煌女儿》用数字敦煌的美景展示敦煌之宏大,将沪剧从家长里短发展为家国情怀。直播、数字媒体带来戏剧新形态,不是刻意的追求与众不同,而是技术演进带来的必然结果。”(记者 诸葛漪)

    原标题:以优秀作品展示新时代中国精神,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今晚将在上海落下帷幕

    为艺术家观众打造一段永不消逝的艺术体验

  • 上一篇:上海有小学生倡议:父母不要过度“晒”娃 希望获得更多陪伴
  • 下一篇:逆势飞扬高位起跳 浦东落定未来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