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每个楼道下都有一对干湿垃圾桶,现在没了,垃圾的及时清运有时会成问题。”嘉定安亭泰顺社区书记张冬静说。“按照500户确定一个‘定点定时’点位,最远的住户到点位单程约需5分钟,上班族早上争分夺秒,最好能省点时间。”安亭玉兰三村社工李翔说。
诸如此类由垃圾分类衍生而来的问题,成了目前上海部分居民区里热议的话题。怎么办?日前,嘉定区安亭镇组织了一场垃圾分类问题“头脑风暴”。30个社区的160多名社工聚在一起,开展了一场长达9小时的“黑客松”接力赛,还“玩”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可持续推动的做法。
找到解决垃圾分类问题路径
啥是“黑客松”?这不是一棵松树,而是指“编程马拉松”,很多人在特定时间内就一个话题展开讨论,整个“编程”的过程几乎没有限制。嘉定区地区工作办公室科长徐晓菁作为安亭“黑客松”活动主持人,启发居民区社区工作者就垃圾分类问题开展剖析、讨论、思考。
活动第一轮,玩的是思考模式。社工们纷纷拿起手机,每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上网查询世界各地垃圾分类资料,在各色便签纸上写下总结和思考。半小时后,12张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垃圾分类海报呈现在大家面前。“头脑风暴”后,一位社工从所学习的内容入手,想象了她未来“垃圾减量早晨”的故事:清晨,社工小周被闹钟叫醒,为家人做了早餐后,将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并把湿垃圾放进酵素桶进行发酵;随后她用之前制作的酵素浇花、洗衣;接着,她为家中的宠物猫换上更环保的豆腐猫砂,并努力训练宠物猫使用抽水马桶。一切就绪后,小周掐着表赶到小区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点丢下分类好的垃圾,带着愉悦的心情上班去……“在第一阶段,通过查询海量资料,有助于大家打开固有的工作思路。通过小组海报的制作,有助于打造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工作方法的提炼能力。”徐晓菁说。
活动第二轮,玩的是角色扮演。主持人要求大家“查找工作环境中垃圾分类存在的难点、痛点,模拟某一人群、一个空间,开展调研,分析操作路径,找出解决办法。”有一组社工模拟了一个“不分类、乱投放”的问题,划分了租户、白领、投放点较远住户三个群体,并分析了他们不进行垃圾分类的原因,提出“红黑榜”“电话劝阻”“上门引导”“搭建诚信平台”“罚款”等解决方式,还准备设计开发“扔了吗”APP,推出流动回收志愿服务队等辅助方式。
活动第三轮,玩的是模拟实战。此环节中社工们就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从“生活共同体”理念出发,希望总结出一条解决垃圾分类问题的路径,建立一套操作性强、可持续推动的机制。比如,运用党建嵌入式引领,发挥党员的榜样作用,开展正向引导;针对不同类型的小区开展人员分类管理,用柔性方式改变居民的原有生活方式;撤除原投放点后设置微景观,“占掉”原来楼道下垃圾桶的位置,改变居民下楼随手丢垃圾的习惯……
“玩”中收获工作方法
活动并未停留在“空想”阶段,一些成果也投入了实际工作。比如,方泰社区的社工们在沙龙活动中设想抓住租户这一关键人群,了解他们不愿参与垃圾分类背后的原因,设计了部门联动、从亲子活动入手等一系列方案。回到工作状态后,大家积极筹备了一场“冰激凌DIY亲子活动”,通过制作冰激凌的过程,介绍各个环节所涉及垃圾的分类方法,使大家在生活场景中学习垃圾分类。活动招募仅发布一天,就有10组家庭报名参与。
再如,安研社区苦于不少居民依旧习惯将垃圾丢弃在原来的垃圾点位上。通过沙龙活动,社工们找到了突破口。他们将撤桶后的区域进行微景观改造,添置绿化,并邀请孩子们在花坛上涂鸦,成为社区里的新景点。另外,安研社区针对老龄化小区,还由党员干部上门指导独居老人进行垃圾分类,并结对上门清运;针对白领小区则调整投放时间,开展有偿预约清运;针对混合型小区则分类管理,分片划区、细分需求后再制定相应方案。
参与活动的社工们表示,“黑客松”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方式很有意义,可以寓教于乐,在“玩”中收获了工作方法和思路。(解放日报记者 茅冠隽 通讯员 龚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