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垃圾分类青浦有妙招:“拎不清”“改不了”“不想动”的看这里!

时间:2019-07-24

    新华网上海7月12日电(史依灵 吴一航 实习生管天瑞) 垃圾“四桶”分类拎不清?只用一个桶的习惯改不了?投放点太远不想跑怎么办?这些困扰很多小区的难题,上海近郊的一个小区——青浦区重固镇的康浦景庭小区,给出了它的答案。

    图为青浦区重固镇康浦景庭小区垃圾投放点,志愿者在协助垃圾分类工作。 新华网实习生管天瑞 摄

    “拎不清?”不存在!入户宣讲来帮你

    康浦景庭是福定居民区所辖小区之一,由于是动迁安置小区,居民大部分是老人和外来租住人口,给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福定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雷爱慧介绍,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的前期,“拎不清垃圾分类”“改不了一个桶装垃圾的习惯”“不想走这么远”的声音不绝于耳。群众反映的客观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闹情绪的声音党支部也要及时安抚,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垃圾分类。

    如今,很多居民都可以熟练地做到垃圾分类,家住康浦景庭小区的六年级小学生周祺熟练地向记者介绍自己掌握的垃圾分类小知识,“尿不湿、纸巾、一次性餐具是干垃圾,我手上的雪糕棍也是干垃圾。湿垃圾有剩饭剩菜、水果皮等。”

    这“熟练”的背后,“拎得清”垃圾分类的前提是康浦景庭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和垃圾分类知识“科普”的轮番齐下。小区的电子屏、电梯广告屏上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图片、标语,让居民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垃圾分类的各种知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还通过志愿者入户宣讲、分发宣传手册等方式,面对面讲解,让‘拎不清’垃圾分类的住户快速‘拎得清’。”雷爱慧说。

    “一次不开,第二、第三次再上门,一直坚持到住户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为止。”志愿者吴秀娣用“采访”来调侃自己上门宣传垃圾分类的这项志愿工作。

    图为青浦区重固镇康浦景庭小区的一个垃圾厢房。新华网实习生管天瑞 摄

    “改不了?”不可能!

    “居民一家亲,大家都在分类,自己都不好意思‘一桶装’。”

    垃圾分类是生活新时尚。然而,要改变长期的生活习惯,并非易事,得想点子,得发动群众,得想“招儿”。

    康浦景庭小区有户籍居民768人,其中50岁以上的有543人,约占户籍人口的70%。怎么才能有效提高小区中老年人和长期租住的外地住户参与“四桶”垃圾分类呢?

    康浦景庭居民区党支部经过反复斟酌和讨论后,觉得还是要依靠群众,他们以提高居民社区融入感为抓手,通过组建“四海一家亲”合唱队、“乐居会”群众志愿队、基层协商民主会等,开展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小品、说唱、情景剧等文艺节目和志愿活动,培养和增强社区居民“一家亲”的集体意识。

    “大家彼此都亲近了,看着别人都在垃圾分类,自己不分也会感到不好意思,‘一桶装’的习惯自然就改掉了。”雷爱慧说。

    “不想动?”不能够!定时定点,志愿者还可以帮你代投

    “我们家里垃圾分类大概分了有一年多了,刚开始分不清干湿垃圾,后来通过居委会组织上门指导、科普演出等活动,慢慢地也能分清楚了。垃圾分类学会了一点都不麻烦,我们小区居民都很支持垃圾分类工作的。”住在康浦景庭小区17单元的居民蔡仁明告诉记者。

    小区生活垃圾实行定时定点投放,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性,可是总有这么一批人,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无法做到定时投放,比如预约上门的钟点工、早出晚归的从业人员。如何实现垃圾分类的人性化操作?

    康浦景庭小区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后,最终确定小区2个定时定点投放点位,还适当延长了垃圾投放时间,并提供志愿者代投服务,基本满足了一些上班族生活“误时投放”的需求。

    不仅如此,为解决流动性较强的短租住户垃圾分类问题,康浦景庭居委会要求房东落实监督责任,由房东对租客进行垃圾分类监督,合理有效地进行短期监管。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要用好党建这块法宝,他们依托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志愿者四个“抓手”,成立小区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联席会议,因地制宜、因人因户施策,全力破解垃圾分类难题,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康浦景庭小区为例,该小区共有656户家庭、居民1413人,干垃圾日产量约0.9吨,湿垃圾日产量约0.6吨。垃圾分类基本上达到全员知晓、全员参与,分类投放率达到90%以上,分类纯净度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减量约15%。“每每听到访客夸小区环境好,草地干净漂亮,是我们感到最欣慰的事。”雷爱慧微笑着说。

  • 上一篇:徐汇田林十二村:“智能技术”“定点错峰”“大手牵小手”巧解垃圾分类难题
  • 下一篇:“一大会址”日记|纪念馆的垃圾去哪儿了?保洁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