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寸土寸金市中心真的留不住有烟火气的花鸟市场吗

时间:2019-07-24

7月1日,五角场花鸟市场大门紧闭,一些居民在门口观望。

“阿唐宠物”店主阿唐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关门。

江阴路上的花鸟虫鱼店零星分布,主营批发生意。均 黄尖尖 摄

    6月30日,商户租赁合同终止;7月1日,市场全面关闭,两侧入口封锁。为配合“无违居村”创建,国和路493号五角场花鸟市场被列入拆违对象,市场内150多家商户7月1日起全部撤离,市中心又一花鸟市场成为历史。

    花鸟市场曾是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伴随着城市管理越来越精细化,中心城区租金越来越高,花鸟市场陆续退出似乎是个必然现象。花鸟市场这种业态在上海真的留不住了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访了那些正在关闭、已经关闭和传闻关闭的花鸟市场。

    关闭进行时

    五角场花鸟市场

    商户就地解散,居民不舍观望

    “不让进了,不让进了。”在长海三村生活了20年的老余和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绕到五角场花鸟市场买花和字画,却惊讶地发现市场大门紧锁,有管理人员在门内把守。三轮车拉着商户的家当一辆接一辆往外走。许多周边居民得知市场关闭没有马上离开,依依不舍地站在门外朝里看:“要搬到哪里去?”“以后去哪儿买花呀?”

    7月1日早晨下了一场大雨,经过雨水洗刷后,花鸟市场往昔的喧嚣与热闹不再,目之所及一片破败。路两旁的商铺大多已清空,玻璃门上用白色油漆写着大大的“拆”字。路面上残留着花和叶子的残渣,污水横流。商户忙着“搬家”,手推车和面包车上装着鸟笼子、鱼缸、花盆、巨型的玻璃架……满满一车就是经营了20年的全部家当。

    阿唐夫妇从2003年开始在花鸟市场经营一家叫“阿唐宠物”的店,至今已有16年。门外摆着层层叠叠的笼子,鸟儿吱吱喳喳上蹿下跳,兔子和小猫在笼子里悻悻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不打算做下去了。”阿唐摇摇头说,“这里租金才2000元一个月,外面门店租金太贵,利润越来越少。”店关了,这些宠物何去何从?“只要活的都带走。”阿唐准备把这些小动物都带回家自养。

    和阿唐不同,许多希望继续经营下去的店主已找好下家。“本店将搬迁到黄兴路与国顺路路口的九隆坊。”2006年来此开店的一家玉器古玩店老板早早在店门前贴出告示,让老客户光顾新店。市场关闭后,商户会分散到不同地方,有的搬到江浦路、包头路的花鸟市场,有的到宝山等地,但也有许多店主表示还不知道要搬去哪里。

    五角场花鸟市场建于1997年初,当时杨浦的本溪路花鸟市场拆除,为方便百姓和发展地区经济,区、镇(原五角场镇)两级政府部门建议在国和路493号地界建办五角场花鸟市场,总投资260万元。1997年5月18日,五角场花鸟市场建成试营业。花鸟市场占地4750平方米,房屋144间,其中营业用房134间。据市场所在的长海路街道管理办负责人介绍,市场主体所在地属公共区域,当初建造市场只是为了临时满足居民需求,因此对这些房屋只发了“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然而,花鸟市场就这样年复一年地经营下来,滋生出较多安全隐患,尤其对住在市场附近的长海三村和体院小区居民来说,花鸟市场也带来环境污染和噪音影响。

    建筑规划许可证办不出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隐患又不可忽视,就这样,当年的便民市场如今成了成片违章建筑。街道管理办负责人坦言,在拆与不拆之间,政府部门下了很大决心。近年来,上海创建“无违村居”,对经营性违建提出“清零”要求,因此“再难也要下决心关闭”。

    花鸟市场清退后,将还路于民。原来东西走向的政治路和南北走向的黑山路将连接起来,打通被市场阻断的两条路。道路辟通后,将结合周边上海体育学院、杨浦区图书馆等特色建筑,实现环境水平整体提升,建成一条跟长海路相配套的特色景观道路。

    离开又回流

    江阴路市场

    昔日“沪上第一”成隐形批发街

    正值初夏时节,沿着成都北路一直走,听到有规律的蝉鸣声越来越响,就知道江阴路到了。这种在大城市中很少能听到的声音,是江阴路的标志。

    江阴路花鸟市场是改革开放以后沪上第一个专业花鸟市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场每天人流量都很大,除本地居民光顾,还有海外游客组团来参观,一些生活在上海的外国人选择住在附近,就是看中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小市场。2001年,江阴路花鸟市场整体搬迁到黄家阙路,曾经的“沪上第一”成为历史,但如今十多年过去,花鸟爱好者还是认老地方,花鸟虫鱼的生意依然星星点点散布在江阴路上。

    老赵的“迷你宝贝”宠物店开在江阴路130号一处老建筑里,店门口是白色的石库门拱形门楼,里面摆满了笼子,养着小仓鼠、小兔子等宠物。“我1998年就过来开店了,当时江阴路花鸟市场还在。”在老赵记忆中,江阴路一年到头都很热闹。“临街的花鸟虫鱼店把商品摆到街上,人们边走边看,窄窄的路上人头攒动,周末人更多。”那时的花鸟市场内设有管理办公室,为每家摊位划定界线,并派专门管理人员每天早晚打扫卫生,商户统一向市场支付卫生费用。

    2001年,随着江阴路花鸟市场关闭,老赵的店也撤走了。四年前,听说江阴路上还存有花鸟生意,他又重拾老本行,把宠物店搬了回来。和老赵一样“回流”到江阴路上的商户还有16家。

    江阴路地处成都北路支路,连日降雨加上架空线落地作业,路上泥泞不堪,即使白天也见不到几个往来的居民。江阴路曾经的繁华或许只存在过去的记忆里,如今知道这里的人并不多,就算是周边居民也很少来逛。

    这条路上还有生意吗?老赵说,这其实是个“隐形的批发市场”。由于缺乏人气,这里的商户大多做起批发。老赵的店主要经营小型宠物批发,他的客户就是上海其他花鸟市场里的商户,遍布松江、浦东、青浦、嘉定等地。每天五六时开始,商户到江阴路来批发商品,再回到各自的市场经营。

    “江阴路上的店虽不多,但有卖花的,有卖小动物的,还有卖鱼具、虫具和海草的店,都是配套的,老客户来这里逛一圈就能买齐,少任何一家都不行。”从2017年开始,上海许多花鸟市场都陆续被列入关闭清单,江阴路上的批发生意也受影响,不少商户都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以前上海大大小小的花鸟市场很多,逛花鸟市场是人们一种娱乐消遣活动,现在市中心余下的市场已不多了,附近还有一个‘咪咪小’的万商。”

    有关闭传言

    万商花鸟市场

    市场小五脏俱全,客人远道而来

    走在西藏南路上,沿街是花鸟店和宠物店,还未到市场入口,花鸟生意已蔓延开来。走过这些兴旺的临街小店,就来到老赵口中“咪咪小”的万商花鸟市场。

    一条小路从市场入口开始延伸,狭窄的过道两旁挤满店铺,这家有郁郁葱葱的花草,下一家有吱吱喳喳的鸟儿、挤在一窝上蹿下跳的小仓鼠,还有装在一串串小笼里引吭高歌的蝈蝈。老人家在一排排鸟笼前停步,与老板聊品种、聊养护心得,聊得忘了时间。孩子们蹲在笼子前出神地观看小动物,妈妈们在各色盆栽间观赏挑选。来逛市场的不仅限于周边居民,还有许多人“远道而来”。家住浦东三林镇的一位顾客就经常乘地铁过来买花。

    如今这个热闹的小市场,也有着“年底就要关闭”的传闻。“虽没有下发通知,但整个市场都知道了。”鸟店老板老丁说,一旦市场拆了,他不会考虑到别的地方经营,把鸟便宜卖掉,卖不掉的拿回家养。老丁是爱鸟之人,20年前曾是花鸟市场的熟客。“我家就住在附近,平时有空就来这边逛逛,看多了,就萌生自己开店的念头。”于是,他辞去原有的工作,专心在这里开店,一开就是20年。“前几年这里总是人山人海,现在来的人少了,来的都是老客人。”

    市场总离不开人,有了人气,自然就有生意。走出市场时,一位带孩子的妈妈正与花店老板相谈甚欢,小女孩在市场里跑来跑去,跟每家店主亲切地打招呼。(黄尖尖)

    原标题:

    五角场花鸟市场被列入拆违对象,商户全部撤离,市中心又一个花鸟市场成为历史

    寸土寸金市中心真的留不住有烟火气的花鸟市场吗

  • 上一篇:他们大多19岁有心智障碍,在上海这家咖啡吧自食其力
  • 下一篇:“核桃咸菜”,这所高校扶贫解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