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上海:扩大开放,金融中心建设凸显“国际范”

时间:2019-07-24

    黄浦江畔成千上万的办公室里,来自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正成为上海不断开放的生动注脚 上海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以及持续开放形成的底蕴,成为各国金融人才选择上海的理由

    上海,一个工作日的晚上8时,在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CCP12)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还在等待着与欧美的同事们开一场连线会议。因为全球各地的时差问题,大家只能找一个各方都合适的时间开会。

    实际上,这只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凸显“国际范”的一个缩影。如今,在黄浦江畔成千上万的办公室里,来自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正成为上海不断开放的生动注脚。

    外资机构纷至沓来

    “中国金融业开放的速度之快让很多同行都没想到。”一位外资私募机构的负责人表示,自从中国宣布将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以来,包括他们在内的不少外资机构都开始抓紧行动,计划加大在中国的投入,开设新的合资或独资机构。而外资机构落地的首选,还是上海。

    “为什么选上海?因为这里获得国际化的金融人才更加容易,光我们公司,目前就有7个国籍的人。”这位负责人笑言,各国金融人才对于上海这座城市都很认同,这可能得益于上海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以及持续开放形成的底蕴。

    “过去5到7年,上海的发展是最快的。不管是债券通、沪港通还是刚刚设立的科创板,这些重要举措可以让整个市场运行更加有效,对国际市场会有更大的吸引力。”摩根大通亚太地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冠昇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我们将在上海,帮助世界上所有打算来到中国的企业更好发展。”显然,摩根大通准备在上海大干一场。除了率先在上海注册成立了持股51%的摩根大通证券以外,他们还计划在未来数年内监管允许的条件下将持股比例增加到100%。此外,摩根资产及财富管理也有意将其在现有合资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加至控股比例。

    有了诸如摩根大通这样的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入场,上海的银行、保险、资管机构的“国际范”也越来越浓。据统计,目前在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达到21家,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总数的一半以上。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227家营业性外资银行机构在上海落地,这个数量是2001年的4倍多。各类外资保险法人以及省级分公司在上海有49家,是2001年的3.5倍。目前,全球资管排名前20位的资管机构中已有10家落户上海,近40家国际知名的大型对冲基金和资管机构参与了上海的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

    在上海吸引外资机构纷至沓来的背后,正是这座城市不断求变的努力。去年4月,上海出台了“扩大开放100条”,其中涉及到金融的6项任务,32条举措,现在已经落地实施了95%。同时,上海还先后向国务院、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上报了三批31个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项目,目前已有17个项目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新近成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云集了包括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卡马特、安盛集团董事长丹尼斯·杜威、野村控股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永井浩二等全球金融界专家,他们的国际经验也将助力上海在扩大金融开放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互联互通国际接轨

    开放,不只是单向的引进,更在于双向的互动。除了吸引更多的外资机构来到上海,上海金融市场也在不断与世界接轨,进一步增强上海配置全球高端资源的能力。

    在英国伦敦,可以买到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不久前,沪伦通正式启动,上交所上市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沪伦通下首只全球存托凭证(GDR)产品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两地证券市场互联互通迈出了重要一步。在西向业务开通的同时,东向业务潜在发行人和市场机构也正在积极咨询有关规则,发掘市场机遇。也就是说,在上海买到伦敦的证券,指日可待。

    在日本东京,可以投资上海证券市场的指数。上交所与日本交易所集团合作建立了两地市场ETF互通机制,分别上市以对方市场ETF为投资标的的基金,具体由中日两国基金公司分别通过现行QDII和QFII机制设立跨境基金,投资于对方市场具有代表性的ETF产品。今年6月25日,中日双方各有4只ETF互通产品在两地上市。

    在德国法兰克福,可以找到来自中国的D股。此前,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欧国际交易所D股市场的首家发行人,正式在德国法兰克福上市交易。中欧所D股市场是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欧盟监管市场(高级标准)的组成部分,而中欧所由上交所、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共同成立,是首个专注于中国相关资产及人民币产品的离岸交易平台。

    在全球大多数地方,人们都可以交易“上海油”和“上海金”。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的原油期货和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的上海金经过不断发展和积累,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不可忽视的金融产品。其中,原油期货境外客户开户数已经超过100家,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9个国家。很快,上期所的第二个国际化品种——20号胶期货也将正式挂牌交易,它将作为境内特定品种,采用“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人民币计价”的模式,全面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

    毫无疑问,正是得益于扩大开放,这些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金融产品、机制和价格,正在让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来自上海的金融之声。(张杨)

  • 上一篇:绿地申花对阵天津泰达 崔康熙:轮换不可避免
  • 下一篇:上海黄浦创新打造民营企业线上“学习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