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四年,中国队上演“王者归来”,再登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冠军宝座。近日,在英国巴斯结束的第6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上,中国代表队总成绩荣获世界并列第一,这是2015年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失去第一后,中国队再次夺回冠军。包括上海中学2021届学生黄嘉俊在内的6名中国代表队队员全部摘得金牌,这也是上海中学学子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获得的第12枚金牌。
作为全球最负盛名的中学生数学竞赛,一所学校能摘得12块金牌,成为全国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最多的中学,这在国际同类学校中也很少见。这蕴含着怎样的“奥秘”?
保持兴趣是共同点
“他诚恳、踏实,文理科都好。”小伙伴们评价黄嘉俊。
上海中学高一(8)班的黄嘉俊是入选本届国家队的唯一一名上海选手。黄嘉俊初中就读华育中学,在201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中,同场竞赛的大多是高中生,当时的他还是一名初中生,就已获得了最高奖项。在他看来,能够分享的经验就是——坚持、自信、享受数学的美好。
班主任、语文老师徐婷育说,黄嘉俊性格开朗乐观,兴趣广泛,热爱体育,创作的古诗文也很有文采。去年11月,黄嘉俊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即第34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上荣获一等奖,今年3月入选第6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代表队。
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曾5次出任中国国家队副领队,也是上海中学获奖学生主要指导老师之一。在他看来,黄嘉俊等这些金牌获得者的共同特点,是能在一段时间对数学集中关注,甚至痴迷,而学科竞赛也能磨炼学生意志品质,考验心理素质。
让孩子找到自己的轨道
2000年,上海中学学生摘得第4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金牌,在刚结束的第6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上获得第12块金牌,从2008年至2016年,还创造了一所学校连续9年有学生摘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金牌的神话。
“数学从来就不是别人教会的,而是自己学会的。上海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体系建构,就是要让孩子找到自己的轨道。”冯志刚说。
跟踪显示,12块金牌获得者现在基本都在从事数学研究和学习。“对数学学习十分执着,对数学的释疑、探究、成败的坚持性,让金牌获得者将数学当成终身事业。”冯志刚说。2000年第4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金牌获得者、也是学校第一位获得学科类竞赛国际金牌的学生吴忠涛,曾三次进入数学国家集训队,他自麻省理工学院本科毕业,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在加州理工大学完成博士后,现已是香港中文大学教授;2008年在西班牙举行的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金牌获得者牟晓生现在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上海中学坚持“面向全体高中生提升数学基本素养”与“加强对数学强潜能学生的早期识别与培育”两条腿走路,将科技班、工程班可选择的5个专门方向(物理、化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班的5个专门方向(工程、通讯、环境、能源、海洋)打通,去年又与中科院合作,新增了“脑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组”,学生根据志趣在匹配领域进行课题和项目学习,探究新的学术高度。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更清晰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好数学,带来什么
当下,为了拿到升学敲门砖,或出于从众心理,一些家长认为别人家孩子学了奥数,自己孩子不学以后就会“吃亏”。其实,这是对奥数的一种曲解。“只有对数学真正感兴趣、有潜能的孩子才适合读奥数。”冯志刚说。
真正适合学奥数的学生比例大约在5%左右。原上海中学校长、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所长、数学特级教师唐盛昌说,真正喜欢奥数的学生,在学奥数的过程中,会面临高原期、迷茫期、飞跃期。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保持童趣和好奇心远比名次来得重要。
数学奥林匹克是为中学生设计的一种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比赛。如何正确理解奥数、恰当开展奥数活动?“无论如何,在数学方面兴趣与潜能相匹配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都应该得到尊重。要将奥数头顶上过亮的‘光环’去掉,但也要保留一片‘蓝天’。”冯志刚说。 (记者 许沁)
原标题:包括上海中学学子在内的中国队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并列冠军
上海中学何以摘得十二块IMO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