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民快评 | 把SCI论文当“礼物”,是对学术的玷污
一查到底,有责必究。针对网传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女博士李某同时和4位男博士交往,其中一位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硕导陆某,这位青年研究员送了李某5篇SCI论文一事,复旦大学今天凌晨零点零二分,在其官方微博上做出回应。对于这篇微博,不少网友更是喊话:5篇SCI论文好好查查。
提起“科学引文索引”(SCI)和“影响因子”(IF),几乎贯穿着每个中国科研人员从毕业到晋升职称的职业发展道路。此事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戳中了很多博士生和科研人员的痛点:SCI论文。尤其是对于博士生来说,想要顺利毕业,发SCI论文是重要一关。而5篇SCI论文,不仅意味着博士毕业已经是没有任何障碍,还会带来很多物质和荣誉奖励,这已经不仅仅是用金钱能够衡量的了。当下,各地都在大力引进人才,手握多篇SCI论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SCI论文是被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由于发表SCI论文的多少和论文被引用率的高低,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基础研究成果水平的标准,在我国更是提升、考核、评奖等重要指标,因而在医院中,以科研论文评价医生职称的评价体系下,不仅逼着医生将大量原本应该用于临床研究的时间放在了撰写论文上,而且还出现了各种学术不端。
2017年4月,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的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发布声明,一次性撤下该集团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所刊登的107篇涉嫌造假的论文,被撤稿论文作者全部来自中国。事件发生后,多家医院对此做出处理。
此次网传一位医生为追求一位女博士,不仅送车房等礼物,更是送了五篇医学SCI论文的事情,如果是真的话,更是让人气愤。原本是为了评价学术的工具,竟然也可以成为一种“礼物”进行赠送,这种行为比涉嫌造假更加性质恶劣。
在学术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诚实、开放和承责,这些品质让研究人员承担起“使系统凝聚,使科学可靠”的责任。然而,现在有些人连最基本的诚实都不能达到,这实际上是玷污了学术。然而,在网上却有一些人甚至留下了羡慕的“口水”,寻思着怎么没有人送给他SCI论文,这更加体现出目前在学术研究领域存在的诚信问题。
解决方式非常明了,就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应该将诚实放在第一位,但是要解决“唯SCI是瞻”未必容易。非常功利地为科研论文的发布设立工业化“指标”,作为换取项目经费和经济利益的标准,这本身就违背了科研事业发展规律。结果迫使学者追求论文数量放弃质量,甚至不惜以造假、抄袭来满足发文的要求,形成学术腐败的不良风气,因而对于研究人员的评价机制的改革才是根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