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下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公布,上海自贸新片区尘埃落定,距离上海市中心70公里外的临港成为上海自贸区对外开放的新成员。
与2015年上海自贸区扩区不同,此次新增设的临港片区显然承担着更高一层的对外开放使命:坚持特殊经济功能区定位,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坚持对标国际高标准,研究提出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坚持以风险防控为底线,从不同维度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对此,长期研究中国自贸区的专家学者提出了颇为聚焦的建议。
坚持特殊经济功能区定位
临港滴水湖
《总体方案》中提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新片区将参照经济特区管理。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陈晶莹表示,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自贸新片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开发开放的前沿阵地,有别于以往自贸区的功能设置,全新定位于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塑造。从《总体方案》来看,新片区实施的是引领性的高水平开放,那就必须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其次,新片区推行的是首创性改革,目标就是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此外,新片区推出的是开拓性创新,整个贸易产业链中,包括高端核心制造、金融服务、多式联运、物流服务、港口服务和数据贸易等环节,无不包含着突破性的管理制度创新。
“但创新与风险总是相伴而生,因此也需从不同维度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防范水平。”
临港滴水湖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表示,由于新片区的性质是具有自由贸易区性质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因此部分制度政策应该具有专用性,暂不一定适合复制推广。相较前期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强调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措施的试点,这一轮增设新片区,是与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和高水平开放相比较后,体现从贸易便利化向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转型的特质。“便利化包括时间缩短、成本降低等比原有基础更为便利的举措,而投资贸易自由化涉及的是更为宽泛、更深层次的监管和制度创新,以及更高水平开放政策的实施。”事实上,二者都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的阶段,只是开放等级有所不同,后者更进一步。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严弘指出,《总体方案》明确实施资金便利收付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功能等举措,说明上海自贸新片区将成为发展离岸金融的重要基地。当然,新片区不光是金融试点区,从国际贸易、城市发展等方面来看,新片区都将释出全新模式。
他表示,金融在新片区试点中势必要取得重要作用,即打破市场现有限制,使得国际机构和企业能够自由地进入新片区以及新片区内市场发展。按照国际最先进的模式进行规划和设计,使得新片区产业发展和金融发展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区内企业的发展需求。“这一意义非常重大。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如能走出一个全新的开放形态,对中国应对未来的开放和挑战将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自由贸易账户进一步创新
临港滴水湖
根据《总体方案》,上海自贸新片区将稳步发展境外人民币借款、双向资金池等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其中提到,新片区将研究开展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功能试点,这一点令金融领域专家和相关专业人士倍感期待。
严弘表示,从《总体方案》中的一系列措施来看,自由贸易账户将在新片区有一定突破。在上海自贸区现有片区中,FT(自由贸易)账户仍存在限制,一些从业人员认为其更像是一种过渡模式。此前就有专业人士建议,自贸新片区能否设立全新的离岸账户,通过试点本外币一体化的离岸账户,使自贸区账户的使用更加便利。严弘预计,自贸新片区内账户的形成仍会借鉴此前FT账户的做法,但新的账户体系应该会更为完善。“有一点要注意,新的自贸区账户试点仍需突破理念上的束缚,需要在对新片区金融发展定位有明确认知的条件下才能更有效地实施。”
除了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功能试点,新片区另一金融创新亮点是探索区内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资金流动的自由其实需要特别关注。”严弘表示,新片区内企业募集的资金能否在新片区内和境外使用,这一点是不少区内和境外企业尤为期待的。
南汇新城
在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方面,上海自贸区已率先建立了全口径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上海自贸区试行的外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也大大方便了外资企业来沪投资发展。严弘表示,上海自贸新片区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采取国际通用的最先进的外汇监管模式和业务流程。监管部门可充分借鉴国外在岸和离岸业务之间的流通模式,采用最合理、最有效的措施在上海自贸新片区试点实施,但目前看来,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 拿来”直接为上海自贸新片区所用,需新片区自行开始摸索。
带动上海和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总体方案》还提到了上海自贸新片区与长三角的协同创新发展。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孙元欣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一大使命,就是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服务和支持国家战略,包括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和区域融合发展。新片区定位特殊经济功能区,正是积极对接国家需求,结合上海实际,争取在“卡脖子”领域取得突破。尤其在产业领域,新片区根据未来科技趋势,选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天航空、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港等重点领域,正是发挥上海综合优势,通过新片区建设鼓励新兴产业落户发展,为全国探索新途径和积累新经验。
临港
《总体方案》提出支持新片区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赵晓雷指出,在监管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自由化比便利化具备更大的创新空间和更高的开放水平。上述五个方面的自由化程度与现有自贸区相比,显然需要更高水平的开放与更深层次的制度创新,这一进阶也符合形成更高层次开放的国家战略定位。
在这一进阶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如何形成发展的新动能。新动能从何来?首先要具备国际高端要素的聚集,进行高端产业功能培育,推动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发展。整个自贸新片区的开放、改革、制度创新等措施都要围绕产业链,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实施深层次、系统性开放,这也与中央提出的“向制度型开放转变”相契合——更加深入的开放、更加全面的开放、更加系统的开放和更加公平的开放。
“相信通过新片区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能够形成新的发展动能,带动上海和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舒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