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柏可林8月17日报道:一户普通的黄岩农民家庭叶家,从解放后翻身当雇农,家徒四壁白手起家,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如今儿孙满堂,买上新车住上新房,就连家庭第四代也大学毕业了。一张张照片由黑白泛为彩色,70年经历被一名摄影记者定格。
8月17日,90岁高龄的前《浙江日报》摄影记者徐永辉携书《家国天下》,与儿子徐汇、红旗出版社总编辑徐澜在上海书展的东一馆活动区举行了一场分享会。《家国天下》收录了徐永辉跟踪拍摄的十户普通家庭生活变迁的点点滴滴。徐永辉说:“每个人都能从这些家庭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是共和国70年从贫穷到富强的缩影。”
从一贫如洗到奔上小康,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的70年变迁
1950年春天,徐永辉刚进浙江日报社工作。社长交给徐永辉一台老式的折叠式照相机,要他去农村采访。徐永辉只读过三年书,怕完不成任务,打不定主意该去哪儿采访。他突然想到嘉兴县七星桥火车站:1949年6月26日,在从上海到杭州参加革命的途中,徐永辉遭到国民党飞机疯狂扫射,差点丧命。不如去看看现在那里怎么样了!
跨度长达70年的跟踪摄影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那是徐永辉当记者后的第一次采访,他来到嘉兴县七星乡二村村口时,从屋里走出一个中年农民,说自己38岁从没拍过照。于是,徐永辉干脆提议为他拍一张全家福。这个农民,叫叶根土。
五年后,徐永辉再次回访,看看他们生活是否改善了,没想到屋里空无一人。村民说,叶家搬家了。徐永辉不死心,坚持每年去找,三年找了四次,到了第五次,一个晒场上的老人告诉徐永辉:“这几年连续丰收,叶根土攒了些钱,生活改善了,搬到浙东老家去了。”
1959年,徐永辉继续打听叶家下落,费尽周折终于在凉棚岭村找到了叶根土,“全家福”的故事得以延续。原来,新中国成立前,叶根土父亲去世,他离开了母亲,做起了长工,在外流落近30年。新中国成立后,叶根土翻身,后来还分到了田地和房屋,并在政府帮助下回到家乡,和母亲团圆。
在此后半个多世纪,徐永辉为叶家拍摄了成百上千张照片。2013年6月,叶家的第四代――大女儿叶桂凤的孙女杨希晨即将大学毕业。徐永辉从杭州赶往上海,参加杨希晨的毕业典礼,拍下日思夜想的“圆梦曲”照片。
冒热气的文字接地气的照片,家庭档案浓缩时代缩影
作为红旗出版社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重点图书,《家国天下:十户人家七十年》精选照片三百余幅,十个篇章共十户人机啊反映了黄岩农民叶根土、余杭农民汪阿金、龙泉扫盲模范李招娣、兰溪种田女状元胡香、金华青年陈启达等人及其家庭的生活变迁。书中10组时代“圆梦曲”的报道以及翻天覆地变化的珍贵照片,既是10户普通人家70年连续而完整的家庭档案,也是共和国70年从贫穷到富强历史进程的缩影。
徐永辉1930年出生在上海,说起来,他的拍照手艺还是在上海一家照相馆里学的,照相馆老板是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的导演万籁鸣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徐永辉就以“跟踪摄影”这一特殊的新闻手段,反映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冒热气”的文字、“接地气”的照片,是一个摄影记者对人的情感、岁月变迁的敏感捕捉。
回看徐永辉跨越70年漫长岁月的真实纪录,真切感受到摄影其实是有偶然性的,能拍到好作品需要时时刻刻的激情,摄影是最能反映作者内心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