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王国伟(同济大学教授)采访:许
作为余秋雨《文化苦旅》等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版人,转型后的王国伟成为一名城市观察者和研究者。新著《城市微空间的死与生》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并在上海书展亮相,书中他以微观角度关注审视微空间改造更新中的各种现象,探讨当更多街道、建筑、咖啡馆、书店、商圈嫁接消费与文化的能量,将为城市发展注入哪些新的活力与可能。
文汇报:如何理解你的新作《城市微空间的死与生》书名里的“微空间”?上海有哪些典型“微空间”案例体现了人情味和烟火气?
王国伟:微空间是与人长期厮磨的地方,“微”是一种基于身体感受的尺度,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可称为“近人尺度”,具体的距离,空间建构方式,内容组合,或者说业态的关联度等都会影响人的感受;其次包括人文尺度,比如空间品质、色彩选择、艺术氛围等,要与人群内心期待的气质协调平衡。
比如上海武康路适合漫步的原因,除了历史价值,对消费者来说,微观尺度让人闲适――马路宽度在10-12米之间,街道两边人群有呼应,特殊建筑群与高大梧桐树荫构成氛围,街道漫步的节奏感,通过一个个距离适当的品质消费空间调节。这些空间的准确建构,弥补了街道缺少人行座椅的遗憾。再比如,淮海路K11商场,凭什么让年轻人要去那儿消费?首先利用地下空间做艺术中心,让艺术注入空间形成高地效应,空间有了高识别度符号;其次把物理空间做得更具设计感,商场业态集中于年轻人视角做调整,文化定位和业态聚合很准确,让消费者吃饭、购物、看艺术一站式满足。对每一个城市中的活生生的人而言,除了一时的景观式观看满足之外,更需要那些与身体保持亲密接触、日夜相随、深居其中的城市微空间。微空间,应该多一点温情和温暖。
文汇报:咖啡馆、书店、美术馆等“第三空间”成了许多都市人常去的打卡地,但有些也存在同质化的现象,这些微空间应在哪些层面刷出鲜明辨识度?
王国伟:在当代消费语境下,身体以日常生活的方式,被有效组织到这些空间来,当人们舒服于这种空间的交往,就会从生理距离的合理调适中,产生良好心理感应,空间就成为具有一定“私人意义”的公共空间。当同一类型的人集聚,就犹如自身镜像的再现。
模糊了生活与工作边界的“第三空间”,提供的不仅是图书、咖啡等商品,也是富有气氛和品质的社交场所,类似于生命能量交换的场所。这种公共性与私人性兼顾的场所,产生的是不期而遇的惊喜,适度暧昧的温暖,是城市人的客厅,往往可以释放内心焦虑,也有更多社会信息可以在这里被输出和植入。像海明威、萨特等作家学者,就喜欢泡在咖啡馆里写作,甚至都有专座,就像一个生命密码被复制在了这个空间里,他只需要循着生命往返的气息,就可以准确到达属于他的位置;文豪狄更斯更是城市忠实的信徒,在外时间久了,就想念城市,与城市的周期性接触才能使他保持内心踏实和创作灵感的鲜活。
文汇报:说到书店,今年上海书展前后沪上新开多家书店,在书店热持续升温的当下,有声音认为,有些书店已经类似于都市消费景观,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王国伟:当下实体书店建设进入一个高潮,这绝对不仅是传统意义书店复兴,而是消费意义上的新的空间实践,消费的是空间、气氛和人群互动方式,是对接人不断升级的复合需求。当然,书店因其文化内涵,既是绝大部分商业空间转型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现代人实现交流和释放压力的良好场所。成功的书店,基本都有自身独特的环境气氛设计,着力做好空间气氛营造,以形成温馨迷幻的消费气氛,调动人的情绪;再加上书具有的神性价值,使得空间的文化性和仪式化得以顺利实现。但作为商品,书在空间消费物中,却退而求其次。买书还是打卡,都是对空间的消费。
书店空间景观化,从地点选择到空间设计,已经无所不能,从青藏高原的屋脊书店,到上海的朵云书院,可谓到达极致,这确实是一种进步。面对巨大的社会热情,我们仍然需要理智分析和判断。如何避免书店业态同质化,如何建立书店的知识性、专业化、管家式文化服务方式,如何超越非真实成本核算的商业模式,创造出可持续的“书店+”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文汇报:如今,文化活动与商圈的跨界合作愈发普及,上海书展期间多家分会场设在位于商圈的实体书店。阅读、艺术融入商圈会否成未来趋势?这给深度释放文化的消费潜力带来哪些启示?
王国伟:更多公共空间在思考业态多元组合,使得文化消费叠加更多的价值溢出,满足人们的愉悦需求。与不断生长出来的精神需要对接,城市就连续创造出满足这种需要的建筑容器――如大剧院、文化广场、音乐厅、博物馆、图书馆等,空间与消费者关系已经重构,单向邀约转变为公共之间的相互契约,伴随着艺术内容的提供,共同完成当代方式的消费邀约。
但上述空间还是以提供内容为区隔标准的传统方式。今天人们的消费复合和多元需求,要求空间能对应提供这种丰富性,多元混合的空间经营模式成为潮流。商场建构艺术空间,举办艺术大展,其实是商业空间内容的局部挪用和置换,当物理空间顺利植入艺术展览内容,不但直接改变了消费感知体验模式,也重组了消费预期、消费结构和消费动机,进而通过艺术消费的介入,重塑人、物、空间的特殊时空关系。
从“书店+”到“剧院+”模式,再到“商场+书店”模式等,空间建构的趋势有无限可能。问题在于,任何空间混合,需要明确空间的文化定位,进行有机混合才能有效。比如书店将来会进一步分层、分流,一类走向更加专业化的书店,书始终是核心符号和核心产品;另一类就是以书为符号,建构多元化商业空间,消费内容也更加多元化。这种分流会进一步释放消费上的文化想象力,也让消费的能量增值。
文汇报:去年上海市发布29条“落叶不扫”景观路,引发了市民“拍照发朋友圈”的极大热情。如今不少街道、社区在打造多元化的人文风景,怎么看待这一趋势?
王国伟:随着城市化深入,精细化更新将成为常态,这首先需要建立和强化人的维度。从过去的建筑单体(盆景式)保护,到现在强调片区(生态式)保护,体现了历史的进步。而这个认知的提升,关键是把人的要素放在重要地位,向人的本质需求回归。
当满足了吃住基本功能后,人的柔性需求会上升,甚至转换为刚性需求。永不拓宽的街道和落叶不扫景观,体现了对市民历史记忆和情感体验的尊重。空间活化的标准应包含两个指标,一是有没有使用或观赏价值?另一个是否有历史和情感记忆价值?具体转换为空间更新活化行为,就需要接地气、与环境匹配,讲究细节上的品质体现等,这样的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