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68岁的赵类思已经想不起7年前在华山路303弄18号门前的空地上,栽下是什么,但那刻播种的喜悦却一直记在心里。
赵类思从小住在张江,一家几代人都围绕着水稻田过日子,“农村人嘛,种瓜种菜都是看家本领。”从农村辗转来到都市,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摸过地了。因此见到当时无人看管的18号门前的空地,赵类思一退休就迫不及待种上了葡萄、黄瓜、茄子和辣椒,“种出来的菜也没有想着要去卖,自己吃着玩玩,开心就好。”
赵类思在菜地里忙碌的时候,常会和楼下的章国睴打照面。“是个行家”,对这位老邻居的种植技术,他十分认可。
后来才知道,年轻时章国睴上山下乡去了星火农场,在那里种田、养猪。两人“随性”打理下,18号空地长出了粗壮的柚子树,挂上了圆润的葡萄,窜出了嫩绿的蔬菜……
赵类思种菜是一把好手,但对规划、设计一窍不通,“我们也是种着玩玩,没考虑过美观什么的。”时间长了,18号门前的菜地已经有了荒废的趋势,从菜地上走过,鞋底的泥怎么也蹭不掉。
18号不远就是13号,同样门前也有块空地。不过这块地上,居民堆放的杂物让人挪不开步,“脸盆、梯子、拖把,什么都有,空地上还有一口水井,多少年了也没有人去望一眼”。
两块空地属于小区共建单位延安饭店,加起来约有500平方米。赵类思算了算,如果换成同小区的房产,肯定是笔巨资,“这么金贵的地方,要是有人来好好打造一下就好了”。
(二)
2019年初,静安寺街道景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寒韵考虑起了辖区内的华山路303弄18号和华山路303弄13号空地改造一事。
为了这次改造,张寒韵和居委会成员想过多个方案,大家想过把这两块地改造成居民议事厅,也想过改建为健身场地,可张寒韵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思路受阻,他决定去小区里溜一圈,听听居民的想法。
“书记,我年轻时在农场里种过田、喂过猪,现在还想种种菜。”在18号门前空地种了五六年菜的章国睴,有些忐忑。
张寒韵又跑去和其他居民聊天,发现不少居民或是出身农村,或是有过上山下乡的经历,多多少少对种菜抱有浓厚的兴趣。看着凌乱的18号门前空地上依然茁壮生长着的柚子树和葡萄藤,张寒韵当即就有了主意——在保留原有农作物的基础上,将这两块地改为优质菜园。
争取延安饭店同意,请来设计公司规划设计,拉来工程队着手改造……几个月后,当赵类思和章国睴再度来到菜地,他们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18号门前原本泥泞的菜地铺上了石子路,架上了篱笆网,还设置了下象棋的桌椅,连收纳农具的地方都有了。而13号门前的空地则被改造得像个精致的花园,无人问津的水井被改造一新,还加上了手动抽水装置,“这下我们浇水也方便了”。
如今,赵类思和章国睴已经成了照料两块菜园的志愿者。附近的居民经常也会到这里走一走,有的还会帮着除草、施肥,改建后的菜园正悄然改变周围的人和事。
未来,张寒韵还有许多计划。等蔬菜成熟时,他计划做一个厨艺展示活动,把这些美味送给社区里的孤老们,他还想开辟几个种植区域,让社区单位或居民来认领,“有些年轻人喜欢到郊外摘摘桃子、草莓,今后他们就不用跑郊区了”。
13号门前的菜园环境更胜一筹,张寒韵还想把它留给辖区内格林新蕾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让孩子们在这里学学蔬菜种植、香料研磨,“菜地里学来的知识一定比书本上更生动”。
他还有一些期待。“如果有一台湿垃圾处理器,能把居民丢进垃圾桶的湿垃圾直接变成肥料,再给菜园子施肥岂不完美?!”
蔬果已然种下,静待丰收,未来可期。(吴佳逸 姚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