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展”已成为高校展区的一张名片,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展示高校在深入推进“双创”教育中的成绩
在即将开幕的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上,中国高校将集体秀出科技创新实力。经遴选参展的74所高校的758个项目中,有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一等奖以上重大技术成果60余项,另有76项大学生“双创”项目独立展出。
主办方介绍,今年参展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52所外地院校,五所国外高校。在沪高校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部属高校和本地所有理工类高校。此次工博会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将于9月17日至21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大批原创性科技成果亮相
高校在众多领域都拥有大批原创科技成果,正努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据统计,仅上海高校,去年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就达5000项,合同总金额36.55亿元。
今年工博会高校展区紧扣展会主题,体现“智能、互联”创新理念。如北京大学“aiXcoder――智能编程机器人”能与程序员“结对编程”;上海交通大学“探测救援作业六足机器人”经过迭代更新,实现机器人柔顺力觉控制和整机动态稳定行走。
此次参展的外地高校也都带着原创科技成果。如南京大学科研团队瞄准地质工程灾害防治的国家需求,历经近20年攻关,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体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动化智能化岩心钻探技术与装备”、西北工业大学“‘灵鹊Ⅱ’高原高寒应急测绘无人机”等,都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关注民生,持续推进“双创”教育
高校展区一直都注重展示服务社会、改善民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体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节能减排、垃圾回收都是此次工博会上不少项目的聚焦点。
复旦大学“骨质疏松超声诊疗仪”可用于孕妇、新生儿,具有无电离辐射、安全、便携及成本低等优势。上海海洋大学研发的设备,能在4小时内实现对湿垃圾的减量、无害、资源化处理,产生有机质可作为有机肥或饲料使用。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展”也已成为高校展区的一张名片,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展示高校在深入推进“双创”教育中的成绩。
工博会期间,高校展区将推出系列活动,并与长三角地区相关机构联手,促进产学研合作各方零距离交流。
据悉,展区将举办三场国内高校项目路演活动和一场国外高校发布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19项最新科技成果将在展会现场进行路演。此外,本次工博会高校展区将与长三角地区科技局、行业协会等联动组织企业家参观高校展区,并举办“筑梦新区――长三角一体化科创资源专场推介会”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