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16日电(李磊 吴娅琳 许婧)来自上海大、中、小、幼各级各类学校的30余位上海教育系统劳模16日齐聚东华大学,他们中有勇于创新、科学报国的院士,有长期致力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学校书记、校长,还有在平凡岗位上教书育人数十载的教师、学者……他们是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协会“学党史话奋斗”主题读书活动的“主角”,甘于奉献、杏坛标杆、最美奋斗者是上海教育系统劳模们的关键词,他们在不同领域以辉煌的业绩,实现着共同的教育强国梦想。
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劳动模范,作为师生心目中的硬核“明星”,他们领学党史、锤炼品行,营造读书学习、共同成长的文化环境,本次读书会由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院长方有林教授担任导读,聚焦《火种》一书,内容深刻、生动有内涵,对教育界也有很深的启迪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协会会长、全国先进工作者陈国强院士分享到,“中国共产党不是凭空产生的,这是一个‘寻路’的过程,在艰苦卓绝的自身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和传承自身的红色基因。
《火种》一书特别值得学习,作者能把想要讲的事情讲清楚,把读者想知道的事讲清楚,这与做科研相通,做知易行难的事就是靠不断的实践与思考”。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协会副会长、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先进工作者朱美芳院士讲到,“《火种》的时间跨度是上世纪最初的30年,体现深邃的历史洞见,刻画了艰难时局下中国共产党星火燎原的历史画卷,让我们看到了无数先辈们改变国家命运的担当。
作为教育工作者,一代又一代人也要奋进不息、科技报国,传承和发扬‘做接地气的科研’的精神密码”。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协会理事、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影视艺术系负责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青年劳模代表张波副教授说,“寻找中国复兴之路是《火种》的副标题,这是国家前途的‘寻路’,也是个人道路的‘寻路’,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青年革命者满腔热血,明知要牺牲,也义无反顾,他们的英雄壮举唤起更多人的响应,最终改变中国的命运。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也要立足岗位创造新业绩,传承和发扬老一辈劳模精神”。与会教师代表在活动结束时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党史恰逢其时和十分必要,尤其是由我们身边的劳模师长来领学,更让大家在党史学习中传承劳模工匠精神,鼓舞大家在实际工作中真学、真干。
劳模协会读书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工会副主席、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陶文捷主持,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代表学校致欢迎辞。读书交流前,上海市教育工会领导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协会理事颁发了聘书,并为劳模代表送上《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服务手册》。东华大学以劳模读书会为良好契机,邀请教育工会领导和学校领导共同为朱美芳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进一步发挥劳模在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师资队伍和师德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
近年来,上海教育系统积极推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学习实践活动,此次劳模协会读书活动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上海市教育工会副主席、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协会常务理事吉启华介绍到,劳模集中研读党史、共话红色精神,既是传承红色基因和赓续红色血脉的举措,也是激励和鼓舞教育系统奋进新征程、续写新奇迹和创造新辉煌的有效方式,用实干担当凝聚发展力量,以更优秀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