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专家点评上海2021年春考语文、数学试卷(附作文题点评)

时间:2021-01-10

1月9日,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数学科目考试顺利结束,市教育考试院邀请学科专家对试卷进行了点评。

专家一致表示,语文试卷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为先,关注人的成长。试卷结构合理,整体性强,试题稳中有变,难易适中,突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能有效引导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数学试卷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全面考查,渗透德智体美劳育人理念,突出能力立意,体现学科本质;试卷整体结构稳定,试题设问方式新颖,对中学数学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详见↓

语文:注重整体设计塑造理想人格

以德为先,关注人的成长

试卷从阅读材料的选择到写作任务的设计,全面考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社科类文本讨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指向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问题。文学类文本《我的导师珀希拉》中坚持学术追求、为人真诚的科学家珀希拉,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文言文《夏忠靖公传》刻画了夏忠靖公端厚方正、关心百姓疾苦的形象,这都对学生的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文题引导学生对人生基本问题进行理性思辨,促进学生对生命成长的关注与省察。整卷积极地发挥了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重视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

试卷选文凸显了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夏忠靖公传》从主人公少年为国子生时勤勉攻读、端坐写字、竟日不惰,为官后治理国事以民为本、施政有方、重法依律,到个人生活上清正廉洁、尽己之力、坦对亲情等,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感染。《芷堂记》则通过记述两种芷树盆花的遭遇,弘扬了良好的家风祖德,揭示了宋末元初动荡社会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生存艰难和不幸。阅读这篇寓意丰富的文本,能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创设多样情境,提升试题的综合性

注重情境创设是近年上海高考语文命题的追求。今年试卷又有新的突破:覆盖面更广,情境类型更丰富,情境效用更高。如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要求学生设想自己作为年轻科学家代表,在纪念珀希拉的活动上陈述希望做珀希拉学生的原因,这一情境明确了身份、交流的场合与目的,模拟了社会生活中真实交流的场景。试题还创设了学科认知情境,如运用反映不同文化的语言材料、整合对联与文本等方式,加强了试题的综合性。

引导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试卷充分体现了以考促教的要求。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命成长,追求真实的表达,将作文和做人完美的统一起来,对中学写作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试卷选文内容丰富,关注知识的融合和贯通,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设计指向真实生活的学习任务,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文:真实的交流理性的表达

2021年上海春考语文作文题目是:有人说,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关注生命成长,引导自我省察

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人,是每个人,尤其是处于生命成长关键期的高中生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个作文题正是直接呈现学生已经思考或是正在思考的问题,引导他们从个人的成长经历出发,对成长的方式、条件有所认识,对成长的复杂性有所思考,对自我的成长有所省察。学生可以结合个人的成长经验来谈如何塑造个人形象,建构个人的生命价值;也可以从更普遍的意义上探讨人的成长方式、规律,思考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如何成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精神成长的价值引领作用。

体现思辨性和开放性

试题充分体现了上海高考作文题的一贯特色,一方面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谈自己对成长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有人说”“也有人觉得”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辨空间。学生可以从条件与结果的关系来考查做什么与成为什么样的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条件的必然性和唯一性角度进行追问,去思考分析怎么做和做什么才能达成理想的状态;可以推敲外在的表现与内在的愿望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个人成长的主观愿望与外界的环境形成怎样的互动。学生能在对试题材料的追问和自我追问中不断推进思考,去发现这个朴素试题的丰富内涵。

凸显写作活动的本质

写作的目的就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作文题呈现了一个真实的话题,所创设的写作任务指向学生的真实生活,引导学生抒发真实的成长体验和思考,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凸显了写作的本质,让学生通过写作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使写作活动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方式之一。

数学:体现学科本质彰显育人功能

明确素养导向,渗透育人理念

试卷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渗透育人理念,既关注通性通法,又兼顾知识和方法的多样性,全面考查考生严谨求实的思维品质。应用题以双曲线定位原理为背景,从实践出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考查考生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的素养,引导考生关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排列组合填空题以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为背景,考查计数原理及其应用,要求考生具备迁移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析几何填空题和函数选择题等多道试题让考生在解题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的和谐美、简约美和对称美,激发考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重视学科本质,突出能力考查

试卷立足数学本质,引导考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通过数学概念理解、运算技能掌握,逻辑推理运用,知识理论应用等方面,全面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应用题要求考生完成阅读、分析、建模、求解等步骤,体验数学建模的思维过程;三角函数填空题考查考生直观想象的能力,如果考生能运用数形结合将三角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即可有效求解。试卷有一定的运算量,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运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数列最值问题要求考生能够从特殊情形出发,对参变量分类讨论,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论证过程,考查考生逻辑推理能力。

保持结构稳定,凸显创新意识

试卷在结构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试题的设问和呈现方式有所创新。如二项式和数列极限填空题的设问方式比较新颖。同时,试卷注重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在知识交汇处设置问题。如函数选择题需要考生探究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与最值之间的关系;数列解答题需要考生将其转化为数列相邻项的差之间的数量关系,以此考查考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寻找规律,完成探究性任务,并运用规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得出新结论的能力和水平。

立足数学基础,发挥导向作用

试卷立足基础,布局科学,由易到难,坡度合理,涵盖了函数、三角、数列、圆锥曲线、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主要教学内容。问题情境设置与考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实际十分贴切,大部分问题源于课本习题及其变形,引导教学回归教材。试卷注重必备知识、探究实践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对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 上一篇:嘉定这3个全国“四星级园区”,你去游玩过吗?
  • 下一篇:上海公安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