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佳燕1月25日报道: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环节。在今天下午的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专题审议现场,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彭燕玲建议,加强对社区数字化治理的关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重点是群众关注的一些问题,比如居住安全、房屋使用安全,物业服务、小区停车、宠物饲养,以及垃圾分类等这类事件的管理,要尽快纳入数字化的治理体系。”
她建议加大对群众反映集中的乱搭建、群租、破坏房屋承重结构、噪音扰民等问题的治理场景建设,强化小区物业系统、智能安防系统与“一网统管”平台的对接。推动社区治理向智能感知、智能预警、预判、预防转变,进一步夯实“一网统管”的综合处置的机制建设,加快基层综合执法体制的改革,强化综合执法职能的配置,充分发挥基层综合执法的效率和作用。
彭燕玲说,在执法工作的实际推进开展过程当中,发现“一网统管”平台在数据集成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当下的数据的集成不够全面,数据的标准多元,导致数据共享应用的效率还不高,应用场景的建设不够快,覆盖面不广,智能化的治理程度还不够高等。”
她建议,更加关注数据的采集与治理,切实的增强数据的共享的效率。“进一步加强‘一网统管’,面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一网统管’统什么、管什么、如何统、如何管,搭好数字化治理的基本框架,来分步实施。”她表示,还要进一步强化数据采集的力度,对涉及城市运行,社会治理的各类数据,通过建立健全动态及时调整的采集清单,明确轨迹的数据标准要素,确立数据归集的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逐步推进数据的应统尽统,为共享应用高效奠定基础,形成数字化治理的基础数据库。
此外,彭燕玲还指出,要更加关注创新制度的固化,支撑数据的赋能减负执法。“当前基层执法工作碰到的主要问题是执法文书、法律文书送达非常难,因当事人避而不见,入门非常困难。”她建议,研究明确数字证据、数字化执法手段的法律效力,包括用数字化的信息告知、文书送达,扫码交付等这一类数字化执法手段、法律手段的固化,确保“一网统管”管理执法模式创新能够落到实处。
>>>点击进入上海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