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卞英豪
近年来,上海著名高校华东师范大学,似乎大有成为“华东做饭大学”的趋势。此前,该校的“黑暗料理”玉米炒葡萄就曾走红网络,还让“中国第九大菜系”——高校食堂走上台前。
如今,“做饭大学”还要更进一步。据媒体报道,在华东师范大学新学期的课程中,增设了一门名为《家常菜》课程。
据悉,这门课是学校试点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共开设两个教学班,人数均为20人,学分为1分。除了理论知识外,实践操作占据了大多数的学识。课程将教授青椒土豆丝、八宝辣酱、菠萝咕咾肉,干烧大虾、水饺、蔬菜包、面包和蛋糕的制作方法。
这个光看课程大纲就让人馋涎欲滴的“做饭”课,引发了网络热议。当美味食堂和知识殿堂融合到了一起,有网友调侃,华师大怕是要让新东方烹饪学校“无路可走”。
而在点赞之余,也有网友提出了些许疑问:让大学生在课堂上学烧菜,真的有必要吗?
这样的疑问并不难理解。作为教书育人的最高殿堂之一,大学课程设置一定程度上映射着社会重要研究议题,同时也承担着指引科学文化事业发展方向的责任。比起涉及国计民生的科研事业,“烧菜”似乎更像是一个家长里短的“小事情”。
但事实上,“小事情”和“大事业”似乎并不存在冲突。而在大学开设“烧菜”课这样的“小事情”也有其独到的意义。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只有亲身参加劳动,才能养成高尚的情操,才会变得敏感、温柔,才会热忱地对待周围事物。
烹饪是一种劳动,也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烹饪本身也是一种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通过学习烧菜,学生们懂得对食材的珍惜,在实践中进行触类旁通的创新,同时还能在研学压力之余,收获一份淳朴的快乐。作为一项劳动技能,“烧菜”的价值不胜枚举。
不难发现,大学教“烧菜”,或许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种形式是一种探索,其本质是培养学生技能,更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用这样一种喜闻乐见且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让劳动教育深入人心,如此尝试不无不可,围观者或许大可不必上纲上线,斤斤计较。
另一方面,“烧菜”课或许只是劳动教育的一大缩影。去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领域的作用和地位。
不止是华师大的烧菜课,上海交通大学开设的刀工学习课,上海建桥学院的务农课,甚至在一些幼儿园,各式各样的劳动教育课程遍地开花,形式各样。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劳动与事业的内在联系。对于当下社会而言,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不仅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识储备,同样也得具备“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生活技能。
造得了火箭,烧得好菜,劳动没有高低之分,劳动也也没有止境之说。只要愿意通过努力劳动付出,都是对社会有价值的贡献,这或许也是“烧菜”等课程所要向社会传递的价值观。
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托尔斯泰的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置于当下依旧鲜活。
很显然,我们的生活不止是诗和远方的田野,还有那日常的烧菜洗碟;学习也不止是高端的芯片,同样也少不了平凡的柴米油盐。
或许正如华师大方面所提到的开课“初心”,烧饭课不只是教会技能,更注重学生通过劳动能“得到什么、懂得什么、创造什么。”
得到技能和快乐,懂得感恩和回馈,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这门课若是真能达成这样的目标,或许类似的“烧饭课”值得一上,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