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傅文婧4月29日报道:同济大学原创民族实验歌剧《志丹,志丹》4月28日晚在四平路校区成功首演。作为同济大学献礼建党百年的原创红色剧目之一,该剧生动展现了作为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的刘志丹在革命低潮时坚持回陕北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奋斗历程。陕西省志丹县委副书记屈永峰、刘志丹干部学院副院长高睿、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等出席,2200余名师生现场观看了演出。
该剧由《序》《深山火种》《城门遇险》《亲情如水》《会聚南梁》《赤胆忠心》《囹圄真情》《英魂千秋》《尾声》组成。随着激昂的旋律和铿锵的鼓点响起,该剧在1928年晚秋的一片深山密林中拉开帷幕。当年5月,刘志丹领导了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渭华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战局胜败何须愁,百折不挠挺脊梁”,刘志丹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率领红军冲出敌人的围困。回到家乡后,他建立了党组织,建立了工农武装,开辟了南梁、照金等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立脚点”。剧中还以刘志丹在蒙受不白之冤、身陷囹圄之际,在地上用力书写“信仰”二字,着力表现他对革命信仰的执著坚守。1936年4月,刘志丹率部队东征,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歌剧在乡亲们对人民英雄一声声深情的呼唤中落下帷幕。演出历时近2个小时。
剧中,刘志丹这一人物形象有血有肉:面对叛徒时,他义正辞严;离别妻儿时,他一腔柔情;面对战友牺牲,他洒泪送别;遭受诬陷,他信仰如磐。舞台上,伴随着多媒体背景屏,演员们深情演绎,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史实艺术呈现于观众面前。人民英雄坚如磐石的革命信念、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一次次引发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看到动情处,师生们情不自禁落下感动的热泪。
2018年,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与表演系主任、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巍教授一行赴陕西渭南采风,在参观了渭华起义纪念馆等地后,被刘志丹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崇高的革命气节所感动,基于此前同济大学校园版红色歌剧《江姐》的成功实践,萌生了创作一部展现刘志丹革命事迹的歌剧的想法。该剧自2018年开始创作,由李巍教授担任艺术总监,邀请国家一级词作家何兆华、著名编剧李海艇、国家一级作曲杜鸣、国家一级导演方红林等名家,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与表演系60余名师生联手打造,学校教工合唱团还加盟助阵。该剧还入选上海市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示范课程项目。
歌剧《志丹,志丹》主创团队曾先后三次赴陕西省志丹县、渭南、延安等地进行艺术采风,了解学习英雄人物刘志丹的革命事迹,采集历史人物资料、史料文献,搜集与刘志丹相关的歌曲素材及陕北民歌、陕北音乐素材,在完成歌剧初稿的基础上,通过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听取党史专家等多方意见,对剧本进行数次修改、打磨。
该剧于2019年12月首次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和嘉定校区演出音乐会版,以演唱、朗诵讲述和钢琴伴奏的方式呈现了整部歌剧中的独唱、重唱、合唱唱段和基本剧情。团队根据首演后各方反馈意见,对剧本和音乐加以改进完善,于2020年12月在四平路校区演出了简易版的歌剧,志丹县的相关领导也前来观看了演出。在这次演出基础上,创作团队又对一些细节进一步加以完善,此次献演的是完整的歌剧版(多媒体全景版)。
李巍教授说:“同济大学原创民族实验歌剧《志丹,志丹》,是将党史学习教育与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探索与尝试。事实证明,同学们在编排、演出歌剧过程中,被剧中人物崇高的革命精神所打动,直接受到了感染和感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再教育。”
此次特邀上海轻音乐团男高音歌唱家李再耀饰演刘志丹。他说:“这次饰演人民英雄刘志丹,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身为主演人员,从排演之初到舞台呈现,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沉浸在对人物的反复打磨中,乐此不疲。因为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还原最真实历史,讲述革命故事。刘志丹忠心耿耿、一心向党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作为一名党员歌者,我更有责任把他们的事迹和精神用最美的音乐传递给广大观众,和观众一起铭记历史,缅怀、致敬先烈。”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辅导员、2020级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硕士研究生贾童谣,在剧中饰演刘志丹的妻子同桂荣。她说:“这次扮演的是英雄的家属,在理解角色、饰演角色的过程中,我深深为之感动,不仅是为舍生取义、英勇赴死的革命英烈们,也为他们身后默默付出的革命家庭。今天,我们缅怀这些革命先烈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那些为共产主义理想作出巨大牺牲的千千万万个革命家庭。这份舍家为国、死而后已的精神力量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年轻一辈为共产主义信仰而奋斗终身!”
此外,歌剧《志丹,志丹》也是当晚开幕的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参演剧目,同济大学音乐表演艺术成果展示周也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