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引领”到“科技赋能”,中国汽车产业的赛道切换成功。“在新的赛道中,中国未来发展的两个关键词都在本届上海车展得到集中体现。”
历时10天,引人注目的2021上海车展4月28日在“四叶草”落下帷幕。
覆盖汽车全产业链的全球1000家企业来到这里;各国车企克服重重困难,将128辆全球首发新车运抵现场;造车新势力、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把前沿技术的竞技场搬到上海……
以为是来看“秀”,没想到像是进入了科技馆。在排队进场的人流中,只要问到来意,十有八九都会回答“来看看有什么新科技”。
本届上海车展上,到底有哪些新科技如此夺目?观察车展十几年的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方寅亮认为,芯片、雷达、5G、自动驾驶系统、云计算、智能座舱、智能车灯等智能网联化技术解决方案均有了重要突破。在新能源领域,除了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也在加速落地。
“往届车展,这些新科技都还是概念。但今年,它们都成了量产产品,并且很多都由中国企业制造,这给了我很大的冲击。”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郑赟坦言。由此可见,夺目的科技光芒下,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已发生转变。
中国汽车产业的角色转换,可以看作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动能转换的缩影。中国最早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正是国内汽车产业切换赛道的开端。
切换赛道既要有耐心,也要讲究时机。“起步阶段的2015年至2018年,汽车产业‘新四化’主要靠补贴拉动。”郑赟介绍。而在2018年至2020年间,汽车产业的“新四化”则进入靠“双积分”政策驱动的半市场化阶段。所谓“双积分”政策,即《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根据供销两端产生的积分给予企业相关优惠。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均破百万。
持续多年排名世界前列的销量,不仅培育了消费市场,更在赛道切换的过程中,促使汽车产业由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下转◆5版(上接第1版)“多年积累,今年终于迎来了爆发点。”这已经成为市场人士们的共识。
从“科技引领”到“科技赋能”,中国汽车产业的赛道切换成功。“在新的赛道中,中国未来发展的两个关键词都在本届上海车展得到集中体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典指出,第一个是数字化转型,第二个是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主要目标的绿色发展。
行业深刻变革中,汽车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出行工具,而是变身为移动数据中枢和网联平台,成为驱动交通、企业、公共服务等进行整体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节点。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蒋炜认为,借助汽车产业推进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加快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落地,还能催生一系列新业态,创造更多的新岗位。
去年,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绿色发展目标。通过本届上海车展可以发现,在新能源领域,汽车产业“自我革命”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无论是中国传统车企的高端品牌,还是造车新势力,甚至是国际传统豪华车企,推出的新能源车型已然达到了全部新车的一半以上。
汽车产业主动变革,通过科技实现碳排放、碳达峰目标,同时获得增长新动能。今年一季度,上海汽车行业产值同比增长76.8%,部分新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8倍。
供给端因为改革而不断推陈出新,需求端也在顺势而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随着消费升级,中国消费者变得逐渐成熟,变得更加了解自身需求,也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普华永道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金军表示。
“拥抱变化”是2021上海车展的主题。透过车展上一辆辆新车可以看见,这也是未来中国获得长远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