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五一”游上海古镇有了新玩法 舌尖上的非遗集结“出道”

时间:2021-04-30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4月30日报道:在金山区枫泾古镇南大街上,杏花楼、功德林、乔家栅、沈大成等上海老字号组成非遗一条街,展售各自的拿手产品。“五一”假期来这旅游的市民游客,不仅能欣赏清丽婉约的江南古镇风貌,还能品尝上海“非遗老味道”。

4月30日,2021上海古镇非遗购物节在枫泾古镇正式启动,同时“上海非遗老味道·江南版”进古镇活动举行。

继去年“上海非遗老味道”新年礼盒28天售出2500份,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最新推出“上海非遗老味道·江南版”。“江南版考虑到天气的因素,主打旅游休闲食品,将市里优质的非遗食品品牌产品打包成礼盒进古镇,突出海派文化的精致,也是文旅融合的体现。”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曾红说。

“几乎上海所有古镇都有袜底酥,又长又大。而老香斋一改它的外形,经过改良后,便于游客携带、食用,单独包装也干净卫生。”曾红认为,非遗要创新,要与当代生活相结合。此次入围“上海非遗老味道·江南版”礼盒的,都是家喻户晓的非遗项目。其中含国家级项目2个、市级项目6个、区级项目2个,分别是杏花楼的苔条饼、功德林的真空素火腿、龙华古寺净素绿豆饼、丁义兴的豆腐干、老城隍庙的梨膏薄荷糖、立丰的鸭肫干、农本的草头盐齑、乔家栅的油枣、沈大成桂花酥饼/玫瑰酥饼、老香斋一口香。

“上海非遗老味道”除了打造品牌,也为非遗的保存、发展、创新,提供标杆的作用。比如,农本的草头盐齑,这个小时候崇明家家户户手工做的食物,上海农家酿酒有限公司俞建荣进行标准化生产,扩大了生产规模,年产量10万斤。“作坊转化为专业化生产,家里的东西做成开袋即食,口感咸中带甜加微辣。”俞建荣表示,我们在枫泾南大街与三桥广场非遗集市摆摊,希望让更多市民游客知道草头盐齑和崇明老白酒。

去年入选“上海非遗老味道”新年礼盒,让很多非遗品牌找到了与市场对接的结合点:半年卖两三百斤的三林酱菜30天内卖出两千多斤,老大同咸肉销量暴增……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表示:“非遗不可能永远行走在抢救性保护的路上。‘上海非遗老味道’有整合效应,非遗进入古镇,是一种资源整合和渠道融合,同时也是生产性保护,非遗传承人通过技艺产生效益,非遗进驻民间,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据悉,“上海非遗老味道·江南版”进古镇活动主会场设在枫泾古镇,同时在金山、嘉定、闵行、浦东、宝山、青浦、奉贤、松江8个区,包括金山枫泾,嘉定南翔,浦东三林,青浦朱家角、金泽、练塘,宝山罗店、顾村菊泉故里,闵行七宝、召稼楼,奉贤庄行,松江泗泾12个古镇,开设20多个线下销售点。

在嘉定南翔长兴楼,市民游客购买一份江南版礼盒,将能获赠一份南翔小笼速冻礼盒装。尽管没有入选礼盒,南翔小笼非遗文化的传播者陈爱根说:“南翔小笼代表着上海饮食文化,我们要让老百姓了解、体验非遗的价值所在,才可以走得更远。”曾红表示,通过“上海非遗老味道”这个平台,我们把做非遗文化推广人聚在了一起,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市文旅局非遗处处长胡恩同表示,依托上海当地特色的非遗项目,“上海非遗老味道.江南版”进古镇活动,将非遗宣传展示与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相结合,充分挖掘江南古镇旅游景区资源和历史文化名镇效应,让广大市民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 上一篇:临港新片区“五五购物节”启动,打折、展销、夜市等一大波活动等你来
  • 下一篇:【问答】哪些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纳入上海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